正月初五,甄士隱一邊收拾家中細軟,一邊派了下人買了幾十個裝水的木桶以及幾個太平缸。
讓人將太平缸送一半到廟裡,裝滿水擺在院裡。
甄家在蘇州也算是有些名望,封氏帶著重禮去了蘇州某個大戶人家,請回來兩個大戶人家供養的教養嬤嬤貼身照顧自家獨生女兒。
等到安頓好了獨生女兒,封氏直接給了霍起和嬌杏配了婚,然後給了他們二十兩銀子放了他們的身契將他們打發出了甄家。
不管二人如何懵逼,封氏都沒有解釋和心軟。
正月初十,倆口子心裡總還覺得不託底,於是倆口子又是一番商量合計後,第二天甄士隱便又捎著銀票去了伢行,在伢行那裡挑了一處帶花園的大三進院子買了下來。
之後倆口子,一邊派人打掃新院子,一邊將閨女圈在身邊,錯眼不離。
好不容易過了正月十五,倆口子才捎微鬆了一口氣。之後挑了個宜搬家的日子全家搬到了新宅中居住。
因新宅子比舊宅又大了許多,小英蓮倒是跑跳得開,並不催著出府玩。
甄家夫妻都是厚道人,明知道三月十五那日隔避的葫蘆廟可能會炸供,又如何會將舊宅賣人?
於是舊宅仍是空著,裡面裝了許多裝了水的木桶以及太平缸。
及至三月十五,甄士隱留封氏在家看著女兒,他帶著幾個家丁回了舊宅。
此時百姓之家多是竹籬木壁,極易點燃。
極至半夜,甄士隱獨坐舊宅已經困頓不堪之時,突聽家中小廝叫嚷起來,瞬間精神。
因之前買了一批青磚高砌了院牆,此時行動多有妨礙。不過好在甄士隱當即立斷,讓小廝家丁一邊拎著水桶過去救援,一邊帶著人在牆上砸出一個門洞來。
甄家院中有井,取水甚至方便,再加之事態發現得早,在尚未波及左鄰右舍之時便被發現控制,也因此除了葫蘆廟本身,左右並未有損傷。
也算是不幸運中的萬幸。
及至三月十六日天明,情況控制下來,甄士隱才又吩咐了人將院牆砌上,帶著人回到了新宅。
回到新宅,甄士隱與封氏面面相視,終於不得不承認那封信上所說的事情都太過湊巧了。
近兩年來,天景不好水旱常有。因地裡收成不佳,倒是讓賊盜蜂起,官兵剿捕也是常事。若是田莊那裡再出現賊匪,那封信便再沒什麼可懷疑的了。
雖是這麼想,可封氏還是拿著帕子捂著臉哭得不能自己。
一哭女兒命苦,二哭自己命硬,夫君出走,三哭父親狠毒。
甄士隱見發妻如此,心中也甚是不好受。
他自來淡薄名利,卻不想會有一天那般潦倒落魄。一時心中感悟世事無常,一時又覺得生活不應該如此。
甄士隱思前想後,自覺不能適應官場,最後也不過是找些友人幫忙去了蘇州著名書院教書育人,希望能夠因此結些善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