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萼代王陽明坦然受下。
慧能又道:“貧僧欲踏遍廬山,尋出徑之路,暫且與施主拜別!”
陳萼似是想到了什麼,提醒道:“禪師如若有志踏足於真正的星空,謹記莫要成聖。”
“多謝施主提醒!”
慧能這話剛落,突然陳萼眼神猛的一縮,就看到慧能的身形閃爍到了另一邊,不帶有任何煙火氣,也看不出是如何閃的,已經身處於數里開外。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在謁號中,慧能的身形一閃一閃,終至消失。
陳萼怔怔看著,目中滿是羨慕之色,自己苦求而不可得,慧能輕輕鬆鬆就頓悟到了,當真是一飲一啄,皆有前緣。
許久,陳萼才移開目光。
慧能的移動方式,明顯帶有混沌中粒子移動的特徵,雖然還不完善,卻為他指明瞭方向,證明有靈眾生也可以修煉成神靈。
那麼,修煉成神靈的必要條件是什麼?
如果只是心靈純粹,楊嬋有希望,如果還要貪嗔痴三毒盡去,怕是隻有慧能一人符合條件。
照這標準來看,自己根本沒希望踏足沌混,成為神靈啊!
要說心靈純粹,首先第一條就不過關,之後的貪嗔痴,自己樣樣俱全,或許可以這樣理解,慧能走的路,只是最適合他自己的路。
陳萼暗暗搖頭,暫時把這問題拋開,其實無論禪宗還是心學,關鍵在於頓,而頓與心一體,從這方面來講,禪宗與心學有共通之處,最初王陽明也是參禪的,針對禪宗的種種弊端,結合禪宗、理學與孔孟之言,才發展出了心學。
陳萼很期待,當慧能將禪宗與心學融匯貫通的時候,將結出怎樣的道果?
隱隱的,對於神靈,陳萼有了些線索,就是他自己說過的話,不假外力而向內索求,探尋自己的真心。
曾經他以為,一個人認清自己並不難,但是與慧能一席話才發現,自己對自己仍是一無所知。
好在點化慧能的同時,又何嘗不是一種自我反思,被慧能反過來點化的過程呢?
誒?
陡然間,陳萼乍現喜色,他意外的發現,自己功德中的灰絲不見了,並且有了些微的紫意,雖然還很稀薄,可是紫色和金色的區別是很明顯的。
他立刻就回憶起鴻鈞曾對自己說過隨緣,當時自己還腹誹,看來聖人沒有欺騙自己,真正無知的,才是自己啊。
很明顯,自己的緣,來自於點化慧能成為神靈,可是由金轉紫的原理,仍不清楚,不是一句隨緣就能解釋的。
陳萼迫切想去那爛陀寺翻閱典籍,只是他也清楚,蓮花生、帝釋天等大能必然備下了恐怖的陷阱,現在還不能去,至少要參悟出些許粒子的移動方式才能多出些保障。
喜歡西遊之道德天尊請大家收藏:()西遊之道德天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