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讀書:盤點那些登上過紐約時報暢銷書榜的華裔作家,林翰重新整理最高排名!
紐約時報也在微博上面有自己的管理人員,他這邊放出來的訊息基本上就是最準確的。由於時差關系,北美那邊週一清晨公佈時,中國這邊正好是下班時節,所以小編就慢了一步。
等網上都沸沸揚揚討論起來時,官微的小編才快速將編輯好的長微博發了出去,“新一期暢銷書榜出爐,本期排名較上週有重大改變,七本新書強勢上榜,來自中國作家的科幻小說《我,機器人》成為最大黑馬,位列第三,創下最近一年科幻小說最佳首周銷量……”
鐵證如山,原本那些逼逼叨叨的網友們一下子就沉默不說話了,臉真疼。
而原本被壓制的粉絲們則是興高采烈的跑出來開始慶祝起來,原本很多人都沒想到這紀錄會被一本科幻小說重新整理。
科幻小說在一直都是偏小眾的書,可在國外卻是偏主流的書,能暢銷好像也在情理之中。
“我就知道這沒錯,可惜國內還沒有美國賣得好,這好像有點不大合適。”
“牛逼啊,這周就第三了,下週幹掉前面兩個,拿個第一玩玩噻。”
“樓上千萬別毒奶啊,快要被奶死了,低調攢人品”
“我還以為林翰去倫敦書展只是鍍金走過場,結果人家華麗麗的拿出一對王炸,有比這更貴的醬油嗎?”
“這麼多年了,終於讓老美看到我們的書,雖然我不喜歡科幻,但我還是要為林翰加油。”
“這個安利我吃了,明天就去買一本中文版。”
……
跟網上評論相似,此時人大出版社內忙成了一片。
當初一力簽下林翰這本書中文版的趙涵正拿著電話開始給印刷廠打電話:“小劉,我不管前面有多少本書在排隊,我這周就要拿到《我,機器人》的第二次加印。五十萬冊一點也不能少,你要是不能做的話,我會考慮讓整個出版社都換幾家印刷廠合作。週末前我一定要看到那麼多本書,而且質量必須得到保證。”
“那誰,趕緊把廣告宣傳打出來,配合今天這訊息把《火星救援》招牌打出去,我們得抓緊每一分鐘。”
“現在網上討論得那麼火熱,加印那邊已經弄好,各地經銷商肯定要求供貨。老譚,你們明後天一定要把物流協調好,爭取早點完成鋪貨,我們必須抓住這一波。”
整個出版社的人都忙碌起來,明明已經是晚上八點多了,可辦公室內依舊是熱火朝天的加班中,他們想要趁著林翰登陸紐約時報暢銷書榜這股東風趕緊繼續推廣老書跟新書。
一個巨大的好訊息會促進圖書的銷量,不管是真的喜歡這本書還是跟著潮流購買,趙涵都歡迎得很,他恨不得林翰的英文版小說每週都來個好訊息。
在這個好訊息的帶動下,原本已經陷入停滯狀態的中文版小說銷量直接飆升好幾倍,從幾十名的位置頑強爬升回到第八名,這還是因為許多經銷商都缺貨了。
如果有足夠的貨源,那重回前五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這也是趙涵拼命給印刷廠施壓的緣故,浪費一天時間就是浪費無數金錢!
甚至《火星救援》也收到了足夠的關注,網路預售數直接增加好幾萬人,聯動效果異常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