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東曹太郎
這個令人哭笑不得的故事源於一個神明的玩笑。
一群閑的蛋疼的神明將屬於兩個不同時空的人放在了同一個鬥獸場上,像旁觀者一樣觀賞著這個遊戲。然而他們玩脫了,鬥獸場被掀翻,緊接著,獵人成了獵物。
鬧劇結束時,屬於不同時空的人們原本應該安然回到各自的家園,但喜好惡作劇的神明還是搞了點惡趣味的小動作。
不過是將一個本該回到自己時空面對死亡的人送到了另一個時空罷了。
愚蠢的人類應該感謝神明的仁慈,不是麼?
跨越到千年前的時空可以讓一個通曉歷史的人成為預言家。
但如果是跨越千年後的時空又將如何?
1591年,日本太閣豐臣秀吉以“假道入唐”為名義,致函朝鮮國王宣祖李昖,表示將於次年春天假道朝鮮進攻明朝,要求請予協助。在久未獲答複後,豐臣秀吉於1592年突然派兵入侵。朝鮮節節敗退,並向宗主國明朝求救。明朝隨即派兵入朝支援。長達六年之久的萬歷朝鮮之役自此拉開序幕。
經歷第二次平壤城之戰,碧蹄館之戰,幸州山城之戰和第二次晉州城之戰後, 1593年5月8日,豐臣秀吉在名護屋會見了到達日本的明朝使團準備議和事宜。
此時,豐臣秀吉的心腹,位居五奉行之一的石田三成正負責護送明朝的講和使者謝用梓和徐一貫回到肥前名護屋,在那裡見到了同樣負責和談的小西行長。由於語言不通,雙方的會談在明使沈惟敬和通曉中朝語言的日本武將小西行長間進行。
也正是在小西行長與明朝使節會面的隊伍中,三成瞥見了一個似曾相識的身影。他穿著一身深藍色的便衣,看上去高大挺拔,面容輪廓分明,在使團中頗有鶴立雞群的感覺,甚至比小西行長看上去更像武人。深邃的眼睛與緊蹙的劍眉間彷彿斂著利刃的寒芒。
石田三成說不清這種既視感是怎麼回事,但直覺告訴他,此人是個相當危險的家夥。
此次和談關系重大,不僅將決定文祿之役是否能結束,還會決定三個國家未來的關系。以加藤清正、福島正則為首的武斷派本就對此次和談頗有不滿,若在此時攪出一些變數……
不,以那兩個蠢貨的智商壓根想不到這一層。但凡他們有這個腦子,也不會被德川偽善的嘴臉蒙騙了。
不論如何,太閣殿下既然已經親自來到名護屋,他石田三成決不能讓此次和談變成一場鬧劇。
三成在緊張時會下意識握緊手中的摺扇,島左近察覺到了主公的不安,將目光也牢牢鎖在了那個奇怪的男人身上。
像是察覺到了背後的敵意,那個男人轉頭望見三成和左近,直勾勾的目光讓他回到了幾年前……
山崎會戰後,秀吉以對山城國的檢地為開端,對全日本展開了檢地農地〔山林除外〕的測量及收獲量調查)。這項政策無疑是在既得利益者的大餅上動刀,三成因此也得罪了不少人。
為了推行太閣的改革,他本人對隨之而來的惡意不屑一顧。但在近江國檢地的時候,他遭遇了刺客,險些因此丟了性命。
那時他身邊還沒有左近。將他從刺客手裡救出來的是一個商人打扮的男人,雖說是商人,但兵荒馬亂的年代裡他還是隨身佩戴了雙劍,並且用一種及其詭異的劍術擊敗了幾名刺客。
脫險後,三成準備將救命恩人破格拔擢為武士,卻遭到那人的冷嘲熱諷。那人說他從未感覺自己身份低微,壓根不需要這種施捨一樣的恩典,倒是三成那傲慢的態度和容易樹敵的說話方式還是一如既往未曾改變。
三成其實只是想起了友人小西行長與宇喜多直家的往事,認為這是最好的報答方式。畢竟,在日本也存在著士農工商的階級之分,商人的身份最為低微,備受輕蔑。他並不歧視商人,因為自己的好友小西行長便是商人出身。而改變小西行長人生的正是宇喜多直家的提拔。
一番好意卻不料被當成了傲慢。碰了釘子以後三成不屑於為自己做任何辯解,他詢問那人的名字,以期望來日能報答救命之恩。那個男人沒有說話,只是沉默地注視著他,像是想要確認些什麼。在得到答案後,他輕嘆一聲,然後說了句他那時還聽不懂的話。
“別日何易會日難,山川悠遠路漫漫。“
現在想來,那應該是一句漢文詩歌。
”這位是石田治部少輔。三成啊,你們應該是第一次見面吧,這位是我的朋友遼東曹太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