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旁的人在耳邊給予肯定答複,“是鄧笑笑。”
烏墩鎮自政府劃出旅遊建設點以後,本地居民有一部分進行了搬遷,阮鄧兩家是搬遷後才成了近鄰。
不算很親的關系,但住在那塊兒的大人們都知道,兩家孩子名字都叫笑笑。
鎮上的孩子大多都同齡同班的玩在一塊兒,阮笑笑比鄧笑笑大兩歲,和三朋四友孩子王般的鄧笑笑相比,阮笑笑就顯得獨來獨往一些。
阮笑笑那時候常聽大人們提起關於鄧笑笑的話,大多是長輩式的比較。
“鄧家那個調皮的,能不能學學阮家姑娘,文文靜靜讀書多好,成天在外面瘋跑。”
早些時候阮笑笑的爺爺奶奶還在世,老人家會笑著回話:“她大些,是懂事點兒,長大就好了。”
阮衛國和於渙華聽見類似的話,則會說:“活潑點兒也挺好,鄧家那孩子學習也不差。”
總之就是鄰裡之間的你來我往互相客套。
但兩人終究不同齡,尤其是阮笑笑升入初中後,和小學的鄧笑笑更是不同校,兩人不上多熟悉。
阮笑笑對鄧笑笑唯一的印象,只是長輩口中的“活潑好動”。
“小程叔叔、阮老師,新年快樂。”
螢幕裡的唐忱年先朝兩人問了個好,隨後規規矩矩複述自己父親的原話,“鄧小姐現在不在烏墩,她爸爸說她初二才回家,可能會待這兒一星期左右。”
他頓了頓,又說:“據說鎮上的草莓園活動會持續到初五。”
阮笑笑正想說謝謝的話,拿著手機的程黎已經口快道:“真的嗎,到初五才結束?”
問出口她才覺得自己這個中間傳話人過於激動,手機再次擺正,乖巧道:“叔叔、阮老師,你們還有問題嗎?”
當然沒有問題。
阮笑笑朝螢幕對面的唐忱年表達完謝意,不再打擾他們兩個的聊天,“你們繼續聊。”
見著程黎將手機翻轉回去,她視線轉移,看向程朝昀。
唐忱年的轉述言簡意賅,程黎的動作也十分迅速。
阮笑笑這會兒本來想問鄧笑笑既然不長居烏墩,他們要不要再商討下去烏墩的行程,但兩人四目相對那一刻,她望見這雙近在咫尺還含了點淺笑的桃花眼,語句就頓在了嘴邊。
她清晰察覺到程朝昀唇邊的弧度彎了下,像是已經知道她要說的事,“或許有人替我們決定。”
阮笑笑還沒明白過來,就聽見程黎的聲音再次傳過來,“叔叔,唐忱年說你們要去烏墩找人是嗎?”
“要不我們一塊兒去吧?初四怎麼樣?”
程黎握著手機,眼睛眨巴眨巴地看向自家叔叔,在瞧見到程朝昀望著阮笑笑後,又眨了兩下看向阮笑笑,“阮老師,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