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德讓則微笑不語,他先讓別人發言,最後再定奪把票投給誰。
如果三個都說好,那自己就算反對一比三也沒有用,反而打臉了。
如果說前面趙世強是一比二落後,自己就個把票投給趙世強,弄個二比二。
這樣可以給宰相趙撲一個面子。
李羽不過是個亡國之君,沒什麼了不起的,寫得再好又有什麼用。
作為裁判要考慮方方面面的,不僅僅是考慮公平。
雖然他個人也覺得李羽這首詞絕對堪稱千古名句,一定會流傳千古,不是趙世強那種無病呻吟的詞能比擬的,但他還是要為大遼的著想。
眾人目光望向吐蕃。
吐蕃這時已經四分五裂,沒有一箇中央集權了,大宋也沒有興趣去出兵征戰荒涼的高原,所以他也不需要拍大宋的馬屁,只需要跟大宋做好生意,互通有無就行了。
他不像遼朝那樣勢利,因此他相反更能夠居中裁判一些,他也是被李羽這首詞深深折服。
立刻跟著說道:“我也覺得侯爺這首詞意境深遠,把塞外蒼涼景色,戰地硝煙都描寫得入木三分,淋漓盡致。
尤其是濁酒一杯家萬里,這一句我很喜歡,我也認為侯爺這一局勝出。”
大理國其實跟宋朝不怎麼對付,他也不想拍大宋的馬屁,而且作為一個南疆邊陲小國,他有他的傲氣。
他立國時間遠超過大宋,大宋剛從四分五裂中統一起來,就好像一個暴發戶,又怎麼能跟他立國百年以上的大理相提並論?所以也不屑於拍大宋馬屁。
他也出聲道:“我也贊同侯爺這首詞勝出,這首詞的確是邊塞詞中優秀之作,蒼涼悲壯的氣概,讓人印象極為深刻。”
眼見他們三個都裁判李羽勝出,韓德讓只好隨大流,他標新立異於事無補,又何必被人說他不公平呢。
因為這首詞的確遠遠超過了趙世強的詞。
於是他只是微微點頭:“我同意三位兄臺的意見。”
他對這首詞沒有進行點評,不想過度刺激宰相趙撲。
趙撲臉色很難看,望向趙世強。
趙世強有些傻眼了,他想不到李羽居然寫出這樣好的詞來,這個真的是甩他的詞幾條街。
當下咬牙說道:“這才開始,咱們再來。”
李羽笑了笑:“我可沒時間等你,這樣吧,咱們不要一首一首地寫了,你寫你的,我念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