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神農集團的成功,相對的則是天田股份的失意。京城的圈子裡,已經開始流傳起“神手劉”碰到神農集團,失手而歸,損失幾個億的傳聞。
神手劉自然指的是劉先生。雖然行事低調,不像高恆那樣的人在二代圈子裡有名聲,但京城頂級的投資人那兒,劉先生的大名還都是知道的。
更重要的是,以往很多人,特別是一些因為炒地産、挖礦暴富的急想著轉行的富商們,手頭的資金自己運作不太保險,一般都搞這樣的有能力有信譽,戰績又比較好的高階投資人。
兩邊一邊有錢,一邊有手段,通常是一拍即合,賺了錢之後按分成比例分賬,這樣的合作以前佔據了劉先生的大部分,畢竟他手頭的資金,有些時候看到好的專案,也會因為錢不湊手而望而失嘆。
因為每有斬獲,而且分成大方,所以“神手劉”的招牌還是很有信譽,很招人氣的。基本上聽不到神手劉有什麼失敗的專案。畢竟如果正常手段搞不定,劉先生不介意會用一些不在陽光下的手段,因為行事做的不留痕跡,雖然有些人會猜到,但卻不會傳開——畢竟沒有證據。而只要賺到錢,那些投資人管劉先生用的什麼手段?
但是,這一次是真的虧了。
由於太在意這個專案,又覺得自己的資本夠用,不需要融資,所以這一次的投資是劉先生自己的錢。
沒想到,原本看得很準的專案,竟然搞了個大烏龍。不僅在實驗中出了問題,還在和別人的競爭中給敗下陣來!
這倒不是劉先生手段不夠高明,實在是他根本沒有在意競爭對手。只是覺得有老向出馬,這個專案原本就不錯,實驗又進行的順利,根本不需要自己過多的關注。
沒想到,前頭太順利,導致了後面出問題,老向又不太敢向他如實彙報,想著自己私底下解決,搞了兩次,一次是去搶神農集團的資料,另一次則是直接到農業部,讓人找到了負責專案申報的小佟。
如果在以前,這樣的手段應該就沒什麼問題了。畢竟類似的專案也搞過,盡管不是在農業部,但大體上流程是類似的。
但是,沒想到神農集團這一次的針對性這麼強,而他們申報的風聲又被漏了出去——假使如果沒有神農集團跟著同時申報,他們這個專案過關的可能性會很大,畢竟那個實驗室的資料在那裡擺著,很多專家都是親眼見過的。資料鏈都很清晰。
但是,神農集團一出現,直接打斷了他們的順利流程,打擂臺,又在比較公正的李處長的手底下,想做點什麼手腳,很難。
結果,便是申報失敗。
原本老向和方少傑是想把責任推到歐偉奇那裡,加上歐偉奇是植物人,一推六二五,根本死無對證。
但是,劉先生在得知專案申報失敗,立刻便重視起來,親自去查,這一查就明白過來,不僅僅是對手強大,更重要的是手下辦事的,以及合作的方少傑比較蠢。跳了一次坑,又跳了第二次。
幾億打了水漂,這種事情劉先生最初是想瞞住的,畢竟這關乎到自己的信譽。如果這事沒人知道,後面等經濟波動,有了合適的專案,只要找到合作者,一輪計劃下來,肯定是可以賺回來的。
然而,不知道怎麼回事,劉先生這一次專案的失敗訊息被漏了出來,很快就傳遍了京城的投資圈子。
一時間,被眾人追捧的“神手劉”失敗的訊息,讓很多人吃驚,同時也讓很多有意向找他投資的人猶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