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玄幻魔法>星輪之逆天小道士> 第182章 繼往開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82章 繼往開來 (1 / 2)

張曉辰逐漸清楚先秦諸子之書,初時多以篇行,如《韓非子》原有《孤憤》、《五蠹》等篇,後來才被集結成書,並以韓非的名字命名。

並且,諸子之書的成書過程一般較為複雜,其著者一般習稱自撰而成,但從其內容來考察,實際上有的是收集本派主要言論而成書,更多的是在師門傳承過程中,由其後世弟子編輯而成。總之有可能是眾手修成或者經過長時間的編纂、增補。正因為如此,諸子之書多傳聞異辭、流傳異本,有的還摻雜有他人的言論。這些都反映了早期文獻的特點。

在中國學術史上,先秦是諸子百家爭鳴、學術發展繁榮的黃金時代。各家代表人物以及諸多學人士子,或著書立說,或聚徒講學,或質疑辯難,既給後世留下了珍貴的文化遺產,也給後人留下了廣闊的發揮餘地和想象空間。

瞭望臺上,難得的休息時間。

張曉辰和唐小雨席地而坐,在這夕陽變幻的黃昏隨意的說些什麼,直到他們感嘆起地球的歷史。

“小雨,你知道咱們如今要守護的地球是怎麼出現在這片宇宙空間的嗎?”

“只知道一點,還是模糊的那種。師哥清楚嗎?”張曉辰和唐小雨靠在一起享受這偷得浮生半日閒的寧靜。

“聽我慢慢跟你說……”

“150億年前宇宙的誕生奠定了地球產生的物質基礎。地球作為一個行星起源於46億年以前的原始太陽星雲。

此後,地球系統由簡單到複雜,各個組成部分既相互聯絡又相互影響。地球系統的運動及運動帶來的形貌變遷、生命現象和生命活動共同構成了地球的歷史。

還有關於太陽系的形成,一類認為太陽系是一次激烈的偶然突變而產生的,即災變說觀點;另一類則認為太陽系是有條不紊地逐漸演變成的,即演化說觀點。

1755年,德國哲學家康德根據牛頓的萬有引力原理,提出一個太陽系形成的假說,認為太陽系中的太陽、行星和衛星等是由星雲——一種稀薄的雲霧狀微粒物質逐漸演化形成的。1796年,法國天文學家拉普拉斯也提出了與康德類似的星雲說,後人常把兩者合起來,統稱“康德一拉普拉斯星雲說”。

星雲說認為:恆星的形成是銀河瀰漫的原始星雲的某一個球狀碎片,在自身引力的作用下不斷收縮,產生旋渦,旋渦使星雲碎裂成大量碎片,每個碎片又逐漸轉化為恆星。

太陽就是其中之一,它也不斷收縮、旋轉,在長期的運動中形成原始太陽。周圍的物體不斷聚合、碰撞,越轉越大,就形成了今天的八大行星。行星周圍的物質,也是這樣漸漸形成了衛星。這就是太陽系形成的一個主要假說。

唯心主義認為,地球和整個宇宙都是依神或上帝的意思創造出來的。18世紀愛爾蘭一個大主教公開宣稱:“地球是紀元前4004年10月23日一個星期天的上午9時整被上帝創造出來的。”在中國古代,人們認為遠古的時候還沒有天地,宇宙間只有一團氣,在一萬八千年前,有位盤古氏開天闢地,才有了日月星辰和大地。

康德和拉普拉斯他們認為太陽系是由一個龐大的旋轉著的原始星雲形成的。原始星雲是由氣體和固體微粒組成,它在自身引力作用下不斷收縮。星雲體中的大部分物質聚整合質量很大的原始太陽。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