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學院老師告訴張曉辰為了進一步探測土星和揭開土衛六的生命之謎,美國與歐空局聯合研製了價值連城的卡西尼號土星探測器。
1997年10月15日這個探測器發射升空,開始為期7年的漫長旅途。它預計2004年飛臨附近空間,開展長達4年的環土星就近探測,並首次實現在土星的最大衛星土衛六上著陸,進行實地考察。卡西尼號直徑約2.7米,總重達6噸,由軌道探測器和著陸器組成。
其軌道探測器取名卡西尼號,裝有12種探測儀器;著陸器取名惠更斯號,裝有6臺科學儀器。為了加快奔向土星的飛行速度,卡西尼號於1998年4月飛掠金星,獲得第一次加速。
隨後它繞太陽公轉一週,於1999年6月再次飛掠金星,獲得第二次加速。同年8月,它在地球附近飛過,獲得第三次加速。
之後,卡西尼號探測器將於2000年12月飛掠木星,得到最後一次加速。它定於2004年7月飛抵目的地與土星會合,進入環繞土星執行的軌道。
同年11月,惠更斯號著陸器將脫離卡西尼號探測器飛向土衛六,穿過其雲層,在土衛六上軟著陸,然後將探測到的資料透過環土飛行的卡西尼號軌道器傳回地球。
卡西尼號進入環土星軌道後的任務是:環土星飛行74圈,就地考察土星大氣、大氣環流動態,並多次飛臨土星的多顆衛星,其中飛掠土衛六近旁45次,用雷達透過其雲氣層繪製土衛六表面結構圖,預計可發回近距離探測土星、土星環和土衛家族的影象50萬幀。惠更斯號將成為第一個在一顆大行星的衛星上著陸的探測器。
它將在2.5小時的降落過程中,用所帶儀器分析土衛六的大氣成分,測量風速和探測大氣層內的懸浮粒子,並在著陸後維持工作狀態1小時,揭示土衛六上是否有水冰凍結的海洋和是否存在某種形態的生命。它所收集到的資料和拍攝的影象透過卡西尼號探測器傳回地球。
卡西尼惠更斯號已在2004年7月1日到達土星,並且開始使用雷達測量土衛六表面地形的工作;卡西尼探測器在2004年11月26日飛躍到土衛六上方並且拍摂下很多高解析度的土衛六表面影象,展現了人眼從來沒有見過的明暗斑塊。
卡西尼號在2004年12月25日聖誕節釋放出了惠更斯號,惠更斯號在2005年1月14日進入土衛六大氣層進行詳細探測。惠更斯號探測器可在土衛六的大氣中燒燬前將相關資料發回。
2007年12月,卡西尼軌道探測器在靠近土衛六的第38次飛行中看到“安大略衛星湖”,但當時還不能確認其為液態。
隨著“安大略衛星湖”的突破性發現,專家認為,土衛六其他地區眾多與“安大略衛星湖”相似的“坑”也可能是湖泊。
2009年12月美國宇航局證實,土衛六“泰坦”地表上存在著液體。
“卡西尼號”太空探測器捕捉到由土衛六表面湖泊所反射的太陽光線。這一發現,證實了土衛六表面存在液體的說法。
科學家們由此認為,土衛六表面一些地區應該分佈著許多大型湖泊狀盆地,就是在這些地區存在液體。土衛六是土星最大的衛星,與地球有許多相似之處,也正是這一點引起了科學家們的極大興趣。近20年來,科學家們已經建立了關於土衛六的完整理論。
他們認為,土衛六表面存在液烴(ngs)海洋或湖泊。土衛六也被認為是太陽系中除地球之外唯一存在液體的行星狀天體。
雖然“卡西尼號”傳回的資料並不能證明其表面存在巨大的海洋,但是它卻明顯透露了這樣一訊息,即土衛六兩極附近地區存在大型湖泊。
自從“卡西尼”號探測器在2004年開始環繞土衛六運轉後,科學家們一直在尋找“鏡面反射”現象。但是,土衛六的北半球一直處在冬季的黑暗之中,而科學家們認為北半球的湖泊比南半球多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