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微有些辛辣,但又稱不上刺鼻。
新鮮松節油便是這種氣味。
隨時間推移,松節油越放氣味越重,顏色也會漸漸變成黃色乃至琥珀色。
畫家們會用松節油來稀釋顏料,以便繪製底層或用在需要薄塗的地方。通常與亞麻仁油混合一同使用,部分時候還會加入樹脂製成光油或釉染媒介。
並且,這東西還是畫室常用清洗劑的一種。可以說畫室裡出現這味道再正常不過,但御劍此刻並未身處畫室,而是置身……畫中?
剛才發起偷襲的怪物此刻已完全沒了聲息。
這東西通體鮮紅卻沒有任何五官,面部只是一片多種顏色混合成的渾濁,外表酷似人類又混合野獸特徵,看起來就像把人和動物放進攪拌機打碎後重組而成。
從它身上流出的紅色液體並非血液,而是一灘漸漸凝固的鮮紅顏料,正散發出濃烈的松節油氣味。
奇怪,修羅之夢沒有發動,這是什麼原因?
是對方太弱嗎?還是缺乏某些關鍵要素?
御劍忍不住看向手裡拿著的調油刀。
這東西屬於油畫創作中的常用工具,形狀類似抹刀,刀身扁平、刀頭圓鈍或尖細,多為金屬材質。
主要用來將不同顏料快速混合,避免畫筆反覆調和導致的顏料浪費或色彩渾濁。偶爾也會被直接用以作畫,比如用調油刀將濃稠顏料直接刮塗到畫布上,從而形成更為立體的筆觸以增強畫面質感。
除此之外,調油刀的最大作用是充當刮刀,抹除多餘顏料與錯誤部分以便進行修改。
御劍對它並不陌生,畢竟臨摹梵高作品時經常需要用到這類工具,以之施展厚塗技法會表現出濃烈而富有張力的筆觸。
但不論什麼型號的調油刀都比不上刀劍鋒利,怎會把畫中怪物輕易切成兩截?
回憶剛才的斬殺手感,就像用燒至發紅發亮的熱刀去切割黃油,根本沒受到半點阻力,不比分開一塊溼潤的泥巴困難多少。
難道說……
御劍似乎明白了什麼,嘴角忍不住抽動數下,然後抬頭掃視周圍。
不知何時,數以十計的鮮紅怪物自畫中悄然現身,它們就像發起圍獵的狼群,將御劍與昏迷的一色茜團團圍住。
然而,數量並非決定勝負的關鍵,有時反而是少數包圍多數。
“來。”御劍沉著臉將一色茜護到身後。
即使不考慮道德,想要離開畫中世界多半少不了畫家幫助。
何況,他聽到自己的心在說:兄弟,你不是那種見死不救的混球,便按自己想做的去做吧。
御劍高舉起調油刀,金屬刀身折射出耀眼銀光,彷彿那不是區區作畫工具而是傳說中的聖劍。
這動作講真有些好笑,但如果他猜得沒錯,手裡的東西在畫中世界沒準比真正的聖劍還厲害,就如刪除鍵之於電腦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