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一醫的神經外科和神經內科其實相距並不遠,很多時候,兩個科室也有密切協作。像陳俊這樣的名人,在醫院裡可以說是人盡皆知,不管走到哪裡,都不乏小迷妹。
所以,陳俊轉去神經內科,絲毫沒有“陌生感”,一大波自來熟的同事就圍了過來,熱情替他辦這辦那。
陳俊很快就投入了工作。本身醫學底子深厚,不管在哪個科室,他這樣的人都能“得心應手”。
他來到神經內科後,接診的第一個病例是一個六十六歲的阿姨,是對方的女兒陪對方來的。
對方早已退休多年,據女兒所說,患者勤勞了一輩子,即便退了休,但退休的那一年才五十歲,感覺還年輕,還能發揮一下餘熱,於是就閒不住,常常到社群、街道參加志願者活動。
“我媽媽說她身體不是很好,出去走走鍛鍊下反而強身健體。所以,我們最終都同意了她出去忙碌。另外,我媽媽去參加各種活動,確實感覺生活充實了,人也精神了!”患者的女兒衝陳俊說道。
然而,這麼多年來,都沒有出事,偏偏前不久的時候出事了。那一次,患者又參加了社群的志願者活動,大家一起在外清潔環境衛生,維護整個社群的乾爽,然而,在掃地時,突然覺得自己像被施了“定身咒”,全身無力,四肢發麻,雙腿幾乎無法走路,只能依靠在牆上。
“其實,真要說起來,也並非是從這一次開始的,大約有十幾年了吧,我媽媽時不時地就會感到手指發麻,但休息後能好轉,而且也沒有嚴重影響生活,所以就沒有在意。前幾天,那件事情發生時,我媽媽其實也沒有放在心上,只以為是因為自己常年吃素,造成的營養不良,然後加劇了這種麻木感,所以當時坐下休息了會,想緩過來一些後再繼續幹活。
哪裡知道,休息了半天,我媽媽發現雙腿仍舊無力,於是在小姐妹們的攙扶下,她回了家,當時我看到,簡直嚇死了,趕緊帶她到家附近的醫院就診。經過初步檢查,除了貧血,我們當地那家醫院沒有發現她有什麼其他問題,就給她掛了人血白蛋白針後,讓她回家多休息。”
“唉,可是,我媽媽回家後,症狀逐漸厲害起來,幾天下來,從脖子開始,到肩膀、四肢,都麻木僵硬,漸漸地雙腿幾乎無法走路,幾乎只能靠輪椅出行。後來,我經過打聽,知道省一醫神經內科可能適合我媽媽這個病,於是我就帶她過來了。令人驚訝的是,沒想到這麼巧遇見陳醫生你了!”很顯然,患者的女兒是知道陳俊的。
畢竟,患者和家屬也都是z省人。
陳俊安慰幾句,然後檢查了一下患者的情況,其實,患者的情況有點糟糕的,坐在輪椅上,全身乏力,精神欠佳,話也說不出來,全程都是由女兒在述說,患者只是偶爾點頭或搖頭。
陳俊將患者立刻收治入院,然後開始“抽絲剝繭”,尋找患者麻木的根源。
陳俊根據患者雙上肢手套樣痛覺減退、髖以下深淺感覺障礙、雙側病理徵陽性一種檢查手段)、感覺性共濟失調等症狀,判斷患者周圍神經、脊髓均有病變。
“這種病變範圍比較廣泛,需要考慮的病因有營養代謝、中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腫瘤等,一定要找出根源,才能給予患者更為有效的治療。”陳俊對患者的女兒說道。
“嗯嗯,一切全靠陳醫生你了,拜託了!”
“放心,我一定竭盡全力!”
<r提示:t1t10層面胸髓後索訊號異常;神經電生理評估則顯示患者上下肢周圍神經、雙下肢深感覺通路功能均明顯受損,通俗地說,就是患者的周圍神經、中樞神經都受到了嚴重損傷。
同時,經過血液檢測,患者的血紅蛋白指標只有70g,而正常成年女性的血紅蛋白指標為110~150g,紅細胞體積增大,符合大細胞貧血!
“我媽媽一直是有點貧血的,但從來沒有暈倒什麼的,沒想到現在查出來指標這麼差?!”患者和家屬,都吃了一驚。
陳俊說道:“僅僅是貧血不會造成這麼嚴重的病情,還有其它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