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的女兒自然也覺得不可思議。
陳俊沉吟片刻,之後又道:“經久不愈的胃病和嚴重的維生素b12缺乏,還有一種可能……馬上查一下患者的抗內因子及抗壁細胞抗體!”
患者和女兒都是一驚,咋還有其他么蛾子?
結果,果然是有么蛾子。
檢查顯示,患者的胃部抗內因子及抗壁細胞抗體均為陽性,同時胃泌素檢測也呈明顯升高趨勢,表明患者血液裡存在著抗內因子及抗壁細胞抗體,泌酸功能受損,終於,導致患者這一系列問題的另一個兇手找到了——自身免疫性胃炎!
陳俊告訴患者和其家屬:“自身免疫性胃炎在人群中發病率約0.95,是由體內含有抗內因子抗體及抗壁細胞抗體造成的。內因子是胃壁細胞分泌的一種糖蛋白,在胃裡與維生素b12結合,通俗地說,就是給維生素b12打上了一個可吸收的標記,然後小腸就能順利吸收維生素b12。而如果體內有抗內因子抗體,會嚴重抑制內因子的‘工作’,也就是說維生素b12成了‘三無產品’,那當然就沒法吸收了!”
一般正常人體內沒有抗內因子抗體,抗內因子抗體可能由先天基因造成、也可能是受環境影響造成,如感染幽門螺旋桿菌也可能會造成體內產生抗內因子抗體,雖然患者半年前才查出幽門螺桿菌感染,但她之前並未做過相關檢查,不排除已多年感染,所以無法確定她體內的抗內因子抗體是因先天造成,還是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導致。不過,陳俊想要提醒廣大粉絲們的是,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確實是造成胃部各類疾病的重要罪魁禍首,大家一定要在生活中注意預防!
從四肢麻木開始回溯,環環相扣、抽絲剝繭,陳俊依靠一人之力,嗯,剛剛轉來神經內科的“新人”,終於找到了患者病發的源頭:長期吃素,導致維生素b12攝入不足;同時,合併自身免疫性胃炎,導致維生素b12吸收障礙;體內維生素b12長期缺乏最終導致周圍神經病、亞急性聯合變性、惡性貧血。
這一診斷出來,尤其是精彩的過程出來,神經內科的同仁們不禁拍手叫絕,覺得陳俊的名頭真不是隨便吹噓的。這是名副其實。
明確病因後,陳俊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給她配備了合理的飲食,積極補充維生素b12,雖然自身免疫性胃病無法根治,但透過有效治療可以緩解病情,經過對症治療,患者肢體麻木無力的症狀明顯改善,血液檢測中的血紅蛋白指標也有所上升,相信,好轉出院指日可待。
陳俊在自媒體上撰文,分享這則病例,他告訴廣大粉絲們,維生素b12在人體內的主要作用是參與制造骨髓紅細胞,維持機體造血功能的正常運轉,防止貧血;還會參與蛋白質的合成,維持我們人體的吸收和代謝,促進人體的生長和發育,以及維持神經系統的正常運轉等,維生素b12的缺乏不僅會導致貧血、還會引發食慾不振、噁心、味覺退化等,甚至造成嚴重的周圍和中樞神經系統病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雖然維生素b12很重要,但我們身體對於它的需求量並不大,一般情況下,正常飲食是不會缺乏的,動物的內臟、牛肉、雞肉、魚肉等肉類,雞蛋、牛奶等,都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12,所以對於長期吃素或長期酗酒的人群來說,容易發生維生素b12缺乏,要特別關注。另外如果有慢性胃病,幽門螺旋桿菌感染,一定要早期干預和治療。
像這名六十多歲的阿姨,其實已經有多年手指發麻症狀,但她一直沒有重視,導致疾病不斷發展,最終損害了周圍和中樞神經系統,如果儘早查出病因、對症治療,病人的預後較好。
所以,陳俊想要提醒大家的是,如果發生四肢麻木、無力等症狀,建議一定要儘快到正規醫院進行篩查,避免病情延誤,造成嚴重後果。
神經方面的病沒有小病!
……
五十三歲的李總,是z省一座沿海城市的人,二十多歲開始白手起家,在生意場上敢拼敢打,敢冒險、能吃苦、常年忙於各種應酬,瀟灑了大半輩子,唯有一點做的不夠好,那就是,一直不太注重體檢。
他年輕的時候吃過很多苦,無論大病小病總是硬抗,當年是沒錢,但現在有錢了,又被自己的一套“理論”所“遮蔽”。他總喜歡這樣解釋健康問題:“毛病都是查出來的,少去檢查,自然身體沒有毛病。”
喜歡當醫生遇上不正經系統請大家收藏:()當醫生遇上不正經系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