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明申又說道:“國是大家,家是小國。家庭和睦,然後天下太平。我所擔憂的是新法一出,人倫道德的根基變了,亂了天下所有家庭的和睦,造成公會治下混亂,不利於咱們平定天下!”
“新法是一定要頒佈的!”王端說道,“我們可以做一些妥協,主題思想上承認兒子的獨立法律地位,在具體細則上給父母控告子女一些特權。比如只要父母張口控告,子女就算沒錯也要小小的懲戒一番!”
葉明申無奈的搖頭說道:“新法出來,有識之士肯定能看出其中的差異,一定會藉機攻訐。”
王端笑道:“人嘛,都是多年的媳婦熬成婆,新法好不好,心裡都有一杆秤。新法還是儘快頒佈,在烏龍集率先施行,百姓體會到其中的好處後,咱們再讓別的地區施行。”
接下來王端要公會設立立法司,優先制定《軍人撫卹條例》。
劉建基說道:“本朝也有傷亡撫卹制度,只是並不完善。官軍士兵戰死,有父母遺孤的,官府會按時支付錢糧,直到父母老去,子女成年。
官軍士兵傷殘的,朝廷會允許他的戶籍轉為民戶,並減免三年的租稅。國初時,官府還會為他們製造宿舍,安排巡邏、打更之類的輕便工作,或者收入養濟院。但本朝的制度也有缺陷,就是重視將官,輕視士兵。將官戰死或死在任上,他們的父母妻子都有優給優養,長子還可以世襲。普通士兵就沒有這種待遇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王端說道:“我看咱們比照著來就行。但需要加上士兵退役後安置的條例。我計劃為退役計程車兵安排工作,優先安排在地方縣衙裡擔任公職,安排不過來的再另好選地方。”
劉建基問道:“此法可行。既然說到縣衙的事了,如今我們公會控制的縣城也有幾座了,是不是該考慮在各地建立分會了。
“現在只委任一個人去管理一個縣,根本就管理不過來。縣政只會落入循吏之手,此輩慣會偷奸耍滑、欺上瞞下、魚肉鄉民。”
“我也一直在想這個問題,”王端說道,“這樣吧,各地都要建立公會,用公會取代原先的書吏差役,用新法來治理地方。”
葉明申提醒道:“如果這樣做就等於公開與舊制度抗衡了!”
王端笑道:“都到這一步了,還在乎這個!”
劉建廷提議道:“不如將公會和縣政分開,但縣政所用官吏差役必須是公會人員,咱們只要控制住公會就控制住縣政了。”
王端雙眼一亮,大讚道:“這個法子好。這樣只要總會控制住各地的分會,就能控制各地了!”
“那各級公會的名字,相應的職位怎麼命名?”
劉建基問了個好問題,王端笑著說道:“各地的公會就和烏龍集公會一樣,固始的稱固始公會,光州的稱光州公會。咱們在公會之上成了一個聯合公會總會,簡稱總會。”
保安軍完全控制了光州、固始、息縣、新蔡縣,基本上控制了沈丘、商城、光山、亳州。
總會決定設立十一個地區公會。依次是旗山澤、無咎澤、亳州、沈丘、新蔡、烏龍集、息縣、光州、固始、商城、光山。
劉建廷問道:“那軍隊呢?”
王端想了想說道:“各地的公會組建守備營,採取雙重領導機制。守備營既要接受總會控制,也可以由公會調動。保安軍作為總會直轄的中央軍,負責對外戰事。”
吃罷午飯,又討論了《刑法》和《合同法》。王端接受葉明申的意見,還是在《明律》的基礎上稍加修改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