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祖父漢武帝:開局慫恿我爹造反> 第二百一十九章 討論諡號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一十九章 討論諡號 (4 / 5)

劉進見此,開口對這些時日又衰老了幾分的田千秋道:“不成丞相有何看法?”

丞相田千秋聽此,聲音有些沙啞且蒼老說道:“請恕老臣直言。先帝在任,安民生息,仰和天命。

然終究時日稍短,無如高皇帝、文皇帝、武皇帝等大功。

可為上諡,但不可過甚,若過甚,恐不能服眾。”

劉進聽此,點了點頭,想了一想。

此時御史大夫桑弘羊也奏道:“正如丞相所言。先帝在任,安民生息,仰和天命。

《逸周書·諡法解》有言:柔質慈民曰惠;愛民好與曰惠;柔質愛課曰惠;柔質受諫曰惠;施勤無私曰惠;慈仁好與曰惠;愛民好學曰惠;寬裕慈仁曰惠;和而不流曰惠;慈哲遠識曰惠;能綏四方曰惠;子愛睏窮曰惠;儉以厚下曰惠;淑質受諫曰惠;恩能及下曰惠;寬裕不苛曰惠;遺愛在民曰惠;分人以財曰惠;利而不費曰惠;撫字心殷曰惠;興利裕民曰惠;德威可懷曰惠;澤及萬世曰惠;仁恕中存曰惠;慈恩廣被曰惠。

諡為惠頗為合適,然惠皇帝已經用此諡號。

除此外,豐年好樂曰康,安樂撫民曰康,令民安樂曰康。

臣以為先帝可諡號為康帝。”

然御史大夫桑弘羊說完,別人沒有站出來,倒是大鴻臚蘇武站出來了說道:“陛下。眾同僚為先帝隱,臣性子直率。

以為不可不說。孝武皇帝時,先帝為太子,無孝武皇帝之令,私自傳節武力控制長安。

此為其一大過錯。

孝武皇帝雖未追究,但先帝終究有錯。

然先帝登基時日雖短,卻如丞相、御史大夫之言。安民生息,仰和天命。

此功過相抵,當為中諡。

《逸周書·諡法解》有言:彰義掩過曰堅;磨而不磷曰堅。”

劉進一聽面色不渝,當年之事,他是參與者之一。

然這個時代,很多時候很多人重氣節,輕性命。

因此很多人即使明知說這些話不合適,但依舊會說。

這都不算什麼,甚至還有人當著皇帝的面,勸說皇帝禪讓的,你敢信?

《漢武故事》中記載,漢武帝劉徹在一次宴會上,對朝臣們說:“漢有六七之厄,法應再受命,宗室子孫誰當應此者?六七四十二代漢者,當塗高也。”

此後流言便開始了,甚至直接成了“代漢者,當塗高也。”

以此為依據,上一世歷史上,董仲舒的再傳弟子眭弘對漢昭帝說,漢室氣數將盡,漢家皇帝應該及時尋求賢能之人,把皇位讓給他。漢宣帝劉詢的太中大夫蓋寬饒,也曾建議劉詢禪讓。

因此對於大鴻臚蘇武的話,劉進縱然是面色不好看,卻也未責備,只是開口說道:“當年之事大鴻臚尚在匈奴。

實任繡衣使者江充矯詔欲治朕及先帝與死地,為求自保,先帝無奈子弄父兵,其情況大鴻臚伱不瞭解,此事揭過。”

大鴻臚蘇武聽此,拱手對劉進拜道坐下。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