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則一個勁兒高興樂呵,她看著田大花微微晃神的臉,只當孫媳婦是高興壞了,一臉欣慰地沖她樂呵,又急忙打發福妞和小石頭:
“福妞兒,小石頭,你倆去北山窩那塊紅薯田跑一趟,去把這事跟你爺爺和小叔報個喜,叫他們今天幹活就別太晚了,早點兒收工回來。”
兩個小孩響亮地答應一聲,兔子一樣撒腿就跑了。
田大花一邊心裡高興,一邊收拾做晚飯,她洗了一把小米下鍋,奶奶幫她燒火煮粥,田大花就去切野豬肉,做了一大鍋野豬肉燉土豆塊,再來一個辣椒炒扁豆絲,蒜泥茄子。她蒸茄子,奶奶就一邊燒火,一邊騰出手來剝蒜。
祖孫倆默契地忙碌著,不多會兒,大門響動,田大花伸頭去看,果然是公公姜守良和小叔子姜茂林回來了。
茂林背上揹著籮筐,臉上按耐不住的喜色,一進門就急切地跑到廚房。
“奶奶,大嫂,真是我哥要回來了?”
“可不是嗎,真的,真真的,半點也不假。”奶奶笑這說,“明天就回來啦。”
“太好了,我就說我哥福大命大,他一準還活著。”茂林跳起來多高,揮了揮拳頭。
公公姜守良走路慢些,他年輕時在山上摔傷了腿,左腳踝細小的骨頭沒長好,落下了殘疾,走路一跛一跛的,重活幹不了,卻也照常帶著茂林下田耕種,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姜守良走到廚房,表情激動,嘴唇哆嗦著問道:“媽,兩個小孩說的是真的?茂松……要回來了?”
“要回來了,明天就回來了。”奶奶笑著說,“要跟你們爺兒倆說幾遍,我大孫子明天要回來了。”
姜守良忍不住眼睛就紅了,大約覺得在兒媳婦面前掉眼淚有些沒面子,趕緊擦著淚進屋去了。
當晚一家人吃了頓好飯,野豬肉燉得香肥軟爛,茄子和豆角也很可口。一家人很晚才睡,心裡喜悅盼望,躺下了怕也是大半夜睡不著。
第二天天剛亮,姜守良和茂林就早早起了床,早飯都沒顧上吃,匆匆洗漱一下,就套上毛驢車,說要去山口接姜茂松一程。
“爹,他從城裡醫院來,怕是沒那麼早,你和茂林先吃了飯再去也不晚。”田大花勸了一句。
茂林卻說:“大嫂,我昨晚吃了那麼多野豬肉,肚裡油水大,還不餓。我們早點兒去等著,趕早不趕晚,萬一我哥一大早來了呢。”
“對對,趕早不趕晚,茂林盡早去接你哥。大花呀,你也去,茂松這一走七八年,你們小夫妻也好早點兒見著面。”奶奶推著田大花。
“那什麼……”田大花遲疑了一下,“奶奶,我還是在家等著吧,也不急這一時半會兒,我正好把家裡好好收拾一下,準備些飯菜。”
茂林趕著驢車出了門。奶奶和田大花送到門口,一回頭,奶奶就笑眯眯打趣田大花:“嗐,還不好意思了。你們小夫小妻,年紀輕輕的,你去接自家男人有啥不好意思的。”
“奶奶,我去幹活了。”奶奶這麼說,田大花反倒不好意思了。
她其實不是不好意思去接人,實在是……新婚兩月分別七年,分別太久,她要是跟著公爹和小叔子去接人,都不知該說什麼。
田大花估摸著,姜茂松從城裡的醫院來,應該沒那麼早,就先去蒸饅頭,昨晚她就發了面,平常家裡吃窩頭和粗糧多一些,今天這樣的喜事,自然要蒸一鍋白麵饅頭的。
福妞和石頭也早早起床了,也不用大人管,自己收拾洗漱完了,福妞拿個笤帚掃地,小石頭就去喂雞。倆小孩平常也都幫著幹活,田大花隨口誇了他倆一句,一人先給了一個剛出鍋的熱饅頭當早飯。
奶奶根本沒心思吃早飯,端了個板凳,正對大門坐在院子裡等。從朝陽初升一直等到天半晌,大門外遠遠地一陣說笑聲,一群村民簇擁著一身軍裝的姜茂松走進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