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俏是好事,可是這樣緊俏下去,服裝這一塊賺錢可就少了。
田大花一琢磨,去找被服廠的廠長,現在改叫毛巾廠了,生産枕巾、毛毯和毛巾。
田大花跟廠長說,陳廠長,咱們合作怎麼樣?
“陳廠長,你看你這個廠裡,現在生産毛巾,縫紉車間大半閑著怠工沒活幹,你幫我加工,我多付一些加工費,也給廠裡增加收入。”
結果陳廠長居然說:“田大姐,這事不行呀。您也是咱們廠多少年的車間主任,您說我們這樣一個國營廠子,生産銷售都有國家計劃的,怎麼可能批準給您加工私營小廠的活兒呢。”
嗬,田大花一聽就火了。
“就你這個廠,工人裝置都在這兒閑著怠工,幫我加工還損了你國營廠的臉面了是吧?你這廠裡掙不掙錢你自己知道,我看早晚養不起你們自己倒閉。”
陳廠長惹不起田大花,便只好訕笑著說:“田大姐你看,咱這國有的廠子,啥事都有上頭管,可不是我說了就算,您也都知道的,您理解理解。要不然您讓上邊給我個批示,讓我們幹啥我們幹啥。”
吃閑飯的敗家子兒!田大花罵了一句。
她有心去找上邊開口,要個批示,可是誰不知道她背後的後臺硬呀,她現在風頭可有點盛,一堆人盯著她掙錢吃肉,紅眼呢,怕某些有心人攻擊她仗勢欺人,引來不必要的麻煩。
這事情多少讓田大花有些來氣,所以若幹年後,她收購倒閉改制的毛巾廠的時候也就特別爽,這是後話。
而眼下,必須指望自己,指望別人誰都不靠譜,規模要擴大。
田大花回去以後,一邊加班加點生産床品趕工,爭取擠出時間生産一部分服裝,一邊就著手開始招工,培訓。招工有縫紉技能的優先,工資也給高一些。
待業女青年,家庭婦女,農村想進城做工的年輕人,她一張網撒下去,招工進來,讓老工人帶著培訓,新工人可以從技術要求相對簡單的崗位開始幹起。
同時她也開始琢磨,得有個像樣的廠房,擠在這幾間民房裡不行,起碼也再有一處地方,把服裝和床品分開生産,互相也少幹擾。
可是眼下辦起私營小廠子的,一般就是依託家庭,自家的房子,或者擴大改建一下,畢竟要在這城裡劃一片地皮,建起一片廠房,那可不是小動作,投入的錢可就大了去了。
可是她住在部隊大院,她的房子往哪兒擴呀。
田大花於是找機會跟政府部門嘮叨了一下,說要是能有個空閑的地方,給我做廠房,我也能擴大生産,給國家更多的出口創彙不是嗎。
結果有關部門還真能辦點實事,很快就給她找了個空置的地方,原本是一個街道幼兒園的校舍,十幾間房子,一個挺大的院子,因為教育系統重新規劃,幼兒園要擴大校舍,整體新建搬遷,這地方就暫時空置了。
田大花去看了一下,房子雖然舊,但原本做幼兒園教室的房子,足夠寬敞能用,有院子方便管理,叫人收拾粉刷一下,挺好的。
她和桃子忙了一下午,回到家姜茂松恰好也回來了,桃子就去收拾做飯。
“桃子,別做飯了,今天累死了。”田大花說,“叫三娃去買點兒現成的。”
桃子於是就叫三娃子,去買點燒餅和鹵味,自己去廚房簡單燒了個西紅柿雞蛋湯,隨手拌了個拍黃瓜,一頓飯有湯有餅,有葷有素還有冷盤,挺好。
“你們娘兒倆這陣子忙什麼呢,忙成這樣。”姜茂松說。
田大花於是告訴他:“我要搬新廠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