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言情小說>唐朝地主爺> 第十一章 流民(3)(第五更,求打賞!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十一章 流民(3)(第五更,求打賞! (1 / 3)

<!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第十一章 流民3)

那天野豬幫襲擊黃家莊園的時候,黃詩梅讓貼身婢女小香帶著她的弟弟黃琦去滄州城避難。可人要倒黴,喝涼水都塞牙,沒想到在路邊上又碰到了強人打劫。小香和黃琦兩個人被搶了個精光,連衣服都被搶了去。幸好小香發育的不是很全,強人心裡不忍,留了一線,才免於了被那啥。

穿著單衣走到滄州城,又碰到了人牙子,三兩句話把他倆忽悠得雲裡霧裡,被帶到了城外一處山村。差點被賣了才猛然發現,偷偷逃了出來,運氣倒是不錯,逃了一天撞見過路的流民加入了進去,靠著流民的接濟到了官田附近,留了下來不走了。

一個婢女,一個公子,小香和黃琦走到城外那是兩眼一抹黑啊,哪裡分得清東南西北,又不敢亂走了,幫著村裡人手提肩抬的,每天能吃些湯水過活。

直到碰到徐清,並且看見了魚符之後,小香才鬆了氣,一時激動昏了過去。救醒小香,聽著小香說了這幾日流浪的故事,徐清倒是鬆了一口氣,不是邵家,不是邵家那就好辦。不過徐清還是意識到了兩個嚴重的問題:流民和流寇。

流民和流寇其實就是一個東西,流民不想流浪了,就定居下來,成了流寇。流寇混不下去了,也會金盆洗手,成為流民。那先有流民還是先有流寇呢?

先有饑民……

天災,或者,總能將農民土地裡的果實奪走,造成一大堆的饑民。沒有糧食吃,就挖野菜,挖完路邊上的,就去遠處。野菜越挖越遠,遠到回不了家。那就繼續向前走下去吧,除了縣,就成了流民。原來的那一戶人家,就成了空戶。

運氣好一點的,走到一處野林子,發現地方不錯,有山有水,土地也還不錯。最主要的是,沒有官府管著,可以不用交稅。於是,在地上挖個洞,蓋上茅草定居下來,靠著採集打獵,先開個荒。熬到第二年,糧食收獲了,日子就好過了。

再過幾年,地已經種熟了,各家也不住地洞有了矮房子了,稅吏按時出現。搜刮一筆,在戶口冊上畫畫幾筆,於是成了白戶,像徐莊就是一個例子。直到下一個天災,直到下一個溫飽無依的時候,或者幾年以後,或者幾代以後。

運氣稍差的流民,瞧見了哪家地主老爺缺人手,去幫兩天工,賣力氣讓地主老爺賞識到了,那就留下來當個短工。也在地上挖個洞,在洞上蓋茅草,於是就定居下來了,成了黑戶。這種黑戶久而久之,就成了地主老爺的附庸。

這一部分黑戶,由於交給地主的糧食要比官府少,有沒有許多皂吏盤剝欺壓,所以這一部分的人是最多的。

運氣再差一些,就是最差的了,成了流寇,攔路打劫,刀口舔血。

無論哪種流民,都會産生很多空戶,空戶沒有人,收不上稅,但是他們的田地裡卻詭異的長出了糧食。為什麼?因為地主老爺們養的附庸在幫種地。

附庸,是黑戶,種地不交稅。空戶,佔著土地卻交不了稅。如此,官府的稅收就越來越少,地主越來越多。朝廷受不了,改革,改革失敗,造反,改革成功,中興。秦以後,大中華的王朝的興衰,無不是由土地在掌握著。

徐清從思考中回過神來。

招收流民,清理空戶,看來是要擺上議程了。可是該怎樣下手呢?這可是在動世家們的命根子,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要是引起了世族們的暴動該怎麼辦?

有道是一口吃不成胖子,從長計議吧,莫若先從邵家下手,將世族們的臺柱子給扳倒。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