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們走南闖北,提到滄州,那都是先豎一個大拇哥,然後道:“滄州人都是這個,仗義!我是滄州收貨,不砍價,賣貨,打八折!徐大人,滄州刺史,天下最好的官!”
巡禦史感動得立即寫下奏摺快馬加鞭送到長安,他這樣道:“臣茍活六十餘年,今日竟見盛世之啟……滄州百姓教化醇厚,安居樂業,友善待人……與接收災民一事中了可見矣!此皆滄州刺史之功也……臣以為,朝聞道,夕死可矣,今日臣之所見,具表以聞,若有偏差,臣可赴死。”
巡禦史並非諂媚之徒,而且還是朝廷上公認的較為剛直的人,好幾年不說贊美的話,而這次大加溢美之詞,不由得引起了朝堂哄動。又加上陸續進入長安的旅人,遊客,商人,士子傳來的訊息一整合,得出一個結論——徐清把滄州打造成了一個古賢之境。
李淵從他特有的情報機構得到了不少別人得不到的資訊,會心的笑了笑,自顧自道:“徐清那小子,什麼時候才肯用我的聖旨呢?”
旁邊的袁天罡拂塵一掃:“皇上,徐清此子名望以泰,可召還長安了。”
“唔,我也怕他不懂守拙,被人嫉恨啊。”李淵從一堆情報中抽出來一份遞給袁天罡:“你看……”
袁天罡取來一瞧,即便是如他這種修為高深的老道也不由一驚,不過馬上又鎮定下來道:“聖上英明,以看破此信中的詭計。”
“哈哈哈……”李淵大笑,取回信,點燃了,付之一炬。
原來那信上寫著:“徐清取民心,建軍隊,意欲謀反。”真是誅心之言。
沉吟一下,李淵道:“那就讓他明年春試之前回來吧?”
“春試?”
“對,我要再開一次科舉,再給他徐清種下一次門生種子!”
一封詔書從長安發出,與平時不同的是,這次送詔書的人似乎不急著送達,而是慢悠悠的在走。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
而徐清呢,忙著派人告訴那些裡長們,不允許打架鬥毆,不允許私吞田産,不允許借機收受錢財。
還要忙著養好身子,再展一次雄風。這些天來,他都被動過好幾次了,雖然爽但是不“爽”。更有一件事情讓徐清上了心,那就是第一個州學的學期結束了,滄州的學生迎來了第一次期末考試,也就是徐清所說的“季考”。
季考之時,徐清需要出一道題目,看一些優秀的卷子,最終評定分數,發給獎勵。
出一個什麼題目好呢?州學的學生都是小學生,是寫“難忘的一天”,還是“我的第一次”,還是“我的爸爸”?
不行,還是寫“我心目中的徐大人”比較好!
20171114 10:56:1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