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毅素知蒙古族少女忠厚直爽,卻未曾想竟然到了如此地步;他此時再也聽不下去,於是和大家一起,悄然離開了!
“······如今韃子皇城的內情已經基本明朗,雖然那位甚麼公主正自暗加提防,但那韃子皇帝顯然並不知情。所以,我覺得‘事不宜遲’,咱們應當及早動手,方有必勝的把握!”鄭毅決心早定,顯然這時更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了!
伍術點點頭,卻不忘調侃道:“怕只怕那位公主纏上你,難以脫身!”
鄭毅尷尬地一笑,卻見冷若梅臉色有些不自在,於是問她道:“冷姑娘意下如何?”
冷若梅微微一愣,隨即恢複常態,狠狠地道:“我也覺得,那韃子皇帝‘早死早超生’的好。否則,什麼時候才能複興大宋啊!”
次晚三更,迎著突如其來的一場陣雨,鄭毅、伍術、冷若梅等,率領丐幫長老任行仁和護法齊多智、甄守信,以及丐幫幫眾,會同部分中原武林精英和江湖志士,分頭向韃子皇城推進。
當晚,丐幫長老任行仁和護法齊多智、甄守信,以及丐幫幫眾,會同部分中原武林精英和江湖志士,分頭在韃子皇城內外暗自進行襲擾;鄭毅、伍術、冷若梅等得以順利地進入韃子皇宮的大內,卻見本應黑燈瞎火的這裡,今晚燈火通明。就著燈火四下逡巡,只見其間設有規制最大、裝修也最華麗的正殿大明殿,是舉行重大節慶、大朝會的場所。殿內設皇帝與皇後的寶座,便於帝、後並坐臨朝;大明殿後有寢殿,作為皇帝休息或暫時居住之所。大明殿的東西分別有文思殿、紫檀殿,後有寶雲殿;寶雲殿兩旁分設鐘樓、鼓樓。
以延春閣為主的區,結構與前廷相似。延春閣為的正殿,閣後有柱廊,柱廊後為七間寢宮,俗稱拿頭殿。朱紅鑲金的窗欞,用玉板明花沒紙糊窗,間綴雙金花,外罩一層黃油絹幕,油浸過的紙、絹可以透光。冬天則用油皮罩在窗外。殿內遍鋪紅黃色的厚地毯,寢處屏幢帷幄幾重,床上茵褥重疊,上蓋納失失皮褥,其上貼以金花,再燻以異香。後廷的東西兩廡有一百七十二間,供嬪妃居住,寢殿與長廡相通。此外,後廷還分佈著許多小型的殿閣。
宮城的北門叫厚載門。厚載門建有高閣,四周建旋梯,稱為飛橋,有舞臺與飛橋連線······
鄭毅、伍術、冷若梅等見文思殿前不但燈火通明,而且時有大量侍衛逡巡左右,料知必有特殊因由,遂飛身潛至殿頂,揭瓦偷瞧。只見殿中正有兩人侃侃而談:
其中一位高顴骨、圓臉盤、小眼睛的五旬蒙古漢子,身材敦壯略肥,戴頂黑白兩色的帽子,穿著白色布料衣服,黑色長褲,足穿淺底履;鬍子修理得十分齊整,臉色紅潤泛光,雙目炯炯,眉宇間隱隱地透射出一股霸氣。只見他手上拈著一紙奏章,和顏悅色地對另一位漢臣道:“······如今我朝大一統未久,百廢待興,百事待舉。程愛卿所請‘治漢地必行漢法’,朕已準奏施行。另有愛卿上奏‘五件大事’,頗能穩定江南局勢,此亦多合朕意。然朕猶求賢若渴,今夜召汝至,正欲愛卿江南搜賢。這裡有江南有名的秀才二十餘人的名冊,如謝枋得、孔洙孔聖人後裔)、胡夢魁、萬一鶚等,朕猶‘素聞趙孟頫、葉李名······必致二人。’”這時誰都知道,這位就是韃子皇帝忽必烈了!
那位漢臣聽罷,慌忙恭領名冊,跪拜道:“陛下英明。微臣必不辱命!”
鄭毅、伍術、冷若梅等無不聽得一愣,對望一眼,心中皆道:“韃子皇帝欣然採納漢臣提議且令江南搜賢,這是真心、還是作秀?這位程某又是什麼來歷?”正猶疑間,忽聽殿外腳步聲疾,有人匆匆奔進殿內,護在忽必烈身前,隨即向殿外大聲嚷道:“宮內有刺客,趕快來人保護父皇!”霎時便見殿外侍衛紛紛湧入,在忽必烈身周組成一堵人牆。
鄭毅、伍術、冷若梅等見了此人,無不驚異莫名:
——此人赫然竟是嚴妙妙!只是,這時的她,裝束打扮大異昔日:皮帽皮袍皮靴,珠石綴掛,貴不可言。
忽必烈見她驚慌失措的模樣,哈哈大笑道:“茶倫一向見慣了大場面的,今晚這是怎麼啦?”
——元世祖忽必烈共有十個兒子,六個女兒,分別是:
長子:朵兒只
次子皇太子:真金
三子安西王:忙哥剌
四子北安王:那木罕
五子雲南王:忽哥赤
六子大王:愛牙赤
七子西平王:奧都赤
八子寧王:闊闊出
九子鎮南王:脫歡
十子:忽都魯帖木兒
趙國大長公主月烈
昌國公主吾魯真
昌國大長公主茶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