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不時就把面板染的青一塊,黑一塊。
遇到個刮風下雨,那就出洋相。
這衣服可是縣城裡最好的百貨商店裡也扯的布料。
光是摸著這瓷實的布料,兄弟幾個就開心的合不攏嘴。
“嬸子,謝謝您給我們做衣服。”
劉翠花樂了,
“謝啥謝?咱都是自家人,有啥可謝的。”
要說以前對顧家人那是不屑一顧,主要顧家在村子裡太有名了,好吃懶做,遊手好閑,兄弟幾個,一個比一個拉。
可是相處了一段日子,發覺幾兄弟還算可以懶,雖然是懶,但是真要讓幹活也都拿得出手。
沒有上進心,大概是因為家裡的長輩影響。
真的讓幹起來一個個手腳利索。
最重要的是腦子都活泛,沒有一個是榆木疙瘩。
劉翠花更滿意的是雖然分家了,可是閨女分家之後日子過得舒心。幾個小叔子對姜小暖都是心悅城服,啥都聽嫂子安排。
從這1點上來說,劉翠花兒覺得閨女分家反而日子更好過。
總比上面壓這個婆婆公公強的多。
當然給顧老三和顧母也做了兩身衣服。
不過那兩身衣服,劉翠花可沒那麼上心。
哪有她這個親家給親家做衣服的道理!
自然是讓村裡人幫忙做。
藉著村裡婦女的嘴也宣揚宣揚自己女兒該是個多麼孝順的兒媳婦兒。
日子過得很快,眼瞅著就臘月三十。
大年三十一大早起來,姜小暖就張羅著讓他們兄弟幾個把門口柱子上掃幹淨,一個人去貼對聯,掛燈籠,另外兩兄弟在廚房裡剁肉餡。
老五和顧向南則在屋裡的炕上把準備的瓜子,花生和糖果堆了出來。
姜小暖在廚房裡忙著張羅年夜飯。
顧向東親自去請顧家兩口子來過年。
父母一開始還沉著臉,罵他們一個個不孝順,不過到後來還是顧老三直接開口。
“我和你娘天擦黑了就過去。”
大過年的知道老二不方便挪動,他們不過來就得讓孩子們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