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出來的丸子又香又酥,外焦裡嫩。
還有油豆腐,帶魚,整個院子裡都飄動著一股炸肉的香味兒。
雖然村裡人家家戶戶也這麼準備,可是味道絕對不如姜小暖這裡的濃香。
兄弟幾個坐在屋裡都有點兒坐立不安,老四顧向北一直在幫姜小暖做飯。
整整一天,從天亮到天黑才總算是這些全都做完。
這可是做的三家的份兒。
姜小暖沒有任何偏心,給自己孃家送了一份,又打發顧向北給自己婆家送了一份。
無論婆婆顧母對自己待見還是不待見,但是該做的禮數是一點都不會差。
給他們大家也留了一份,當然他們留的這一份比較足,兄弟五個都是壯勞力,正是能吃飯的時候。
既然過年改善生活,自然得讓他們兄弟幾個吃飽喝足。
臘月二十九在家裡蒸了整整一天饅頭。
他們這邊兒過年實行正月裡不動火,雖說不可能完全不做熱的食物。
但是這種煎炒烹炸或者是做饅頭的工作算是告一段落,都在臘月裡要全部做出來。
依然是一家送了一份。
他們的大白饅頭足足留了有七八十個。
吃完整個正月肯定不可能,但是吃完十五肯定沒問題。
臘月二十九,劉翠花把做好的新衣服給送了過來。
喬婉還真不會用縫紉機,所以給顧家兄弟做衣服的事情就拜託給了自己母親。
劉翠花為了女兒自然盡心盡力,找了村裡幾個針線好,手腳快的婦女一起幫忙。
幾天功夫就給顧家兄弟每人做了兩身新衣服。
這年頭的人們不是灰色就是深藍色,一身中山裝無論是出門還是劍客,那都是很氣派,另外一身兒就是普通的常服。
兄弟幾個拿到新衣服的時候,臉上激動的都有點兒紅潤。
他們多少年沒穿過新衣服?
一向家裡的衣服都是老大穿完了,老二穿,老二穿完了,老三穿!!
一輪一輪的輪下去。
誰也甭想穿上什麼新衣裳。
再說他們家也窮,新衣服自然是輪不上,一般都是找的便宜的土布給他們做衣裳。
那土布顏色染的不穩,常常會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