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孝瞳色濃如墨,就看不出他的情緒。他只是盯著崔進之,說了一句話,“你如果想對付我,不應該傷及她。”
崔進之不是想彈劾李述,他只是借力打力,把矛頭指向沈孝。可他卻將李述丟擲來做餌,將她的私事揭露在滿朝文武面前,讓她從面子到裡子都丟盡了人。昔日夫妻,就算再無情分,可他不應該這樣殘酷地對李述。
有很多情緒,李述藏在心裡不會說,可這不代表她沒有痛覺。
“她?”
崔進之冷道,“沈大人叫的好親密。”
他走近了一步,平視著沈孝,臉上是嘲諷之意,“沈大人,你說錯了一句話。”
“這封摺子,我不是想對付你。”
“對付你的時候還沒有到呢。”
憑一封證據不足的彈劾奏章,就想把寒門典範沈孝給扳倒?崔進之沒那麼天真。
李述和沈孝能自證清白,崔進之上摺子之前都料到了。其實這封彈劾奏章,唯一的目的只是提醒正元帝一聲,李述和沈孝“或許”有關系。
是不是真的有關系,這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個“或許”,就能讓多疑謹慎的皇上打消賜婚的念頭。
一封奏章能有這個作用,就夠了。
李述和沈孝合作多次,互相信任,已成了一個良好的聯盟。崔進之不能坐視他們繼續發展。
他要阻止這個聯盟繼續合作,甚至是……讓他們內部産生分歧,自行分化瓦解。
等他們聯盟破裂,各自分開時,才是他真正動手的時候。
崔進之勾唇,看著沈孝笑了一聲,“沈大人,你好生保重。”
日子還長著呢。
沈孝看著崔進之翻身上馬,揚長而去。他心裡有一種不安的感覺,卻說不出到底來此何方。
有一些事情要發生。
轎子到了仙客來,沈孝上樓進了金玉閣,他靜坐在窗邊,一直等到午後,窗外才傳來穩健的車馬聲,沈孝目光向下,看到李述的車架緩緩停下。
侍女扶著她出了車廂,她好似有所察覺,抬頭往三樓看了一眼。
隔得有些遠,沈孝看不清李述的神色,但他還是對李述笑了一下,就像他從前很多次見她時那樣。
彼時沈孝還不知道,他將要從李述處聽到什麼樣的訊息,又將要面對什麼樣的抉擇。
作者有話要說: 關於考卷上可以直接看到考生的名字:唐朝最初的科舉試卷是不糊名的,直到宋朝,科舉卷子才開始糊名和謄錄,降低考官徇私舞弊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