慄延臻點頭:“是,兒子願意。”
“他是個人才,若放在我大渠鼎盛之年,定為朝堂各勢力必爭之大賢。”慄蒼道,“只是他為人太過於直率不阿,性情剛毅堅忍,我擔心此人受得胯下之辱,也行得驚世之事,終為我慄氏之患。”
慄延臻眸底晦明流轉,嘆了聲氣,說:“父親,他不會。”
“臻兒,為父從小教導你,於己不利者,囚之、除之、殺之,乃永絕後患之道。”慄蒼道,“無論什麼時候,你要懂得心狠手辣,當斷則斷。”
慄延臻並未再反駁,只是淡聲應道:“是,兒子記得。”
他猶豫片刻,又說:“父親,恕孩兒直言,您今日在宣德殿上,過於給聖上難堪了。”
“猶記當年我慄氏一族幾代忠良,你祖父十四從軍,為國立下赫赫戰功,乃至拜將封侯,卻因先帝偏信小人讒言,致我慄氏全族下獄流放北境。”慄蒼抬眼望向遠處,似乎看到了數十年前邊境的風雪與黃沙,“那時我不過弱冠之年,親眼目睹你祖母因守貞不屈,死於押送官兵毒手,甚至無人為她收屍,就那麼被丟在路邊,曝屍荒野。”
慄延臻靜靜聽著,遙想那段自己沒有留下任何記憶的歲月。
“從皇城到邊境猛虎關,迢迢千裡路途,途中更是兇險萬分。我們靠兩條腿硬生生支撐到那裡,等終於看到關隘的大門,已經死了幾百人。”
慄蒼抽出腰上的劍,那是一把跟隨了他幾十年的劍,依舊鋒利如初。
上面沾了不知幾萬冤魂的鮮血,充滿著兇邪暴戾之氣,一如他如頑石般冷硬的心。
“你祖父撐到猛虎關時,已經是病重垂危,我懇求官兵為他醫治卻無人理睬,最終看著他死在城門口。忠良之臣,半生戎馬為大渠打下江山,就落得如此下場。”慄蒼說道,“那一路上,我失去了你祖父母,一個人在那猶如人間地獄的地方,遇到了你母親。”
他看著那雪亮的劍鋒,上面映出他的面龐,“你出生不久,正值我慄氏沉冤得雪,全族得以被召回皇城。你不比你大哥,在邊關吃過幾年苦,也銘記我族血海深仇。”
慄延臻道:“孩兒愚鈍,不記得這些。”
“不是你愚鈍,只是我慄氏總該出一個如你這般,心緒無甚雜唸的子孫了。”慄蒼道,“只是你該學著辨別這些陰謀與陽謀,莫要再吃前人的虧。”
“孩兒謹記。”
“君王有恩於你,是他要用你,而非他信你。君王之恩朝秦暮楚,頃刻而變,著實難測。唯有你強到能夠讓君王害怕,恩威對你來說才如掌中之物。”慄蒼將劍收回鞘中,說道,“翻,為雲。覆,為雨。”
慄延臻點頭:“是。”
慄蒼拍拍他的肩,說:“臻兒,記得一句話,我慄氏永不謀反,也不屈於人下。”
作者有話說:
鹽:說兩句情話哄哄老婆。
糖:哼自己默默回味幾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