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千涼是在王座頭銜戰前,被關西棋院的那群老頭子依依不捨地放出來的。
塔矢行洋的形容沒有錯,只不過,她不是才從醫院放出來的病癒少女,而是被群棋痴老頭關進棋院狠狠打磨的小可憐。
蘇千涼在家狠狠睡了兩天,第三天在三日月宗近擔憂的目光中,帶著精神抖擻的藤原佐為奔向戰場。
“王座”頭銜和獎金前後到手。
蘇千涼為感激塔矢行洋的推薦,找了個時間,請他們一家人去吃懷石料理,還捎上了三日月宗近和挑染徒弟。
對於關西那群老人,她實在不願意親自回去一趟,再給他們把她關進去的機會。
於是,一箱箱快遞從東京直接寄往了關西棋院。
4月,北鬥杯選拔賽開始。
北鬥杯是在中國、日本、韓國三個國家之間展開的比賽,以主將、副將、三將的形式三對三展開。沒有淘汰和巡迴,每個國家之間都要對戰一次。
參加北鬥杯的選手是18歲以下的職業棋手,算是三個國家年輕一代的新生力量之間的較量,能從中看出每個國家年輕一輩的實力。
開賽沒多久,日本棋院發來“帶隊”的要求。
為什麼是“帶隊”而不是“參賽”呢?
因為蘇千涼當初在申請表上填寫的年齡是16,今年早就超出18的年齡限制。
棋院方早後悔得想跳崖了。
早知道“藤原佐為”有這樣的潛力和實力,之前舉行的北鬥杯,為什麼不叫她啊啊啊啊!
為什麼要讓她這個年齡不到20的年輕棋手帶隊呢?
塔矢行洋的說法是:“日本難得出了個不到20歲就囊括五大頭銜的女棋手,怎麼可能不拉出去炫耀一圈?”
於是,因為某些人的得意和炫耀心理,蘇千涼不得不帶著進藤光、塔矢亮和在關西棋院認識的社青春參加北鬥杯。
前一屆北鬥杯,韓國分別贏過中國和日本,所以這一屆的北鬥杯在韓國舉行。
飛機落地,蘇千涼帶著三個少年,於芸芸眾人中一眼看見前來接機人舉的牌子,流利的韓語一出口震住對面接機的工作人員。
“你好,我是帶隊老師藤原佐為。”
“啊,藤原三三啊,這邊請,沒想到三三這麼年輕就成了帶隊老師哈哈,韓語也說得這麼好。”
年僅四十的工作人員事先不曾做過調查,對日本境內風頭正盛的帶隊老師沒有一點瞭解,臉色略為尷尬。
蘇千涼問了相關的一連串事情,轉頭以日語對三位有點懵的少年說:“比賽一週後開始,我們先去酒店,今天休整一下狀態,明天我帶你們去韓國的棋院看看他們怎麼下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