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戰爭世界> 第四章 次優選擇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章 次優選擇 (1 / 2)

午飯剛過,會議就重新開始。前來通知的秘書沒有多說,參會人員也沒多問。通常情況下,會在飯後休息半個小時,畢竟在吃飽了之後腦袋肯定是昏昏欲睡。趙耀國沒有給大家休息時間,肯定有很重要的事情得討論。

果不其然,會議開始前,秘書全都離開了會議室,還關閉了所有會議記錄裝置。

前面半個小時,主要是張清芳與周自強在介紹技術上的問題。

導致實驗堆不具備商業推廣價值,連軍事應用價值都受到嚴格限制的關鍵因素,其實就是堆芯,準確的說是製造堆芯的關鍵材料的產量與價格。因為“奈米碳原子膜”在短期內難以實現量產,更別說工業化生產,所以要嚴格按照實驗堆的設計指標來建造應用堆,在經濟上沒有任何價值。

按照趙耀國的意思,建造更多實驗室,提高“奈米碳原子膜”的生產規模,首先實現軍事應用。

對此,李佑廷給出了明確答覆,即存在資金與保密的雙重問題。資金方面,提高生產規模並不能降低生產成本,反而會提高生產成本,即生產“奈米碳原子膜”所需的原料沒有足夠的產量。保密方面的問題更嚴重,即大量採購生產“奈米碳原子膜”的原料,比如石墨烯必然導致市場動盪,然後受到西方國家的情報機構關注。此外,維持實驗室需要大量的科技人員,同樣存在保密上的問題。即便由軍情局管理這些實驗室,也無法保證所有從業的科技人員絕對可靠。用李佑廷的話來說,維持十座實驗室以現有規模生產“奈米碳原子膜”已經達到了軍情局保密能力的極限。

這個時候,周自強提出了另外一個辦法。

當然,在此之前,周自強已經告訴了李佑廷,是由李佑廷向趙耀國提出來,然後由趙耀國在會議上發起討論。

這個辦法就是,透過縮短堆芯的使用壽命來降低製造成本。辦法也很簡單,用少量次品來代替合格的成品。按照周自強提供的科學依據,如果製造堆芯的“奈米碳原子膜”達到了百分之百的合格率,那麼實驗堆的堆芯至少能正常使用二十年,而且在適當降低輸出功率的情況下能達到設計要求的五十年。只是,受到生產技術的限制,根本不可能獲得百分之百合格的“奈米碳原子膜”。也正是合格率上存在的問題,所以實驗堆堆芯的實際使用壽命根本達不到二十年。

至於這裡面存在的技術難題,周自強也簡單做了介紹。

主要就是,“奈米碳原子膜”的製備工藝已經達到了現有裝置的極限,受到了量子效應的影響,具有不可測量性,因此很難對已經制成的“奈米碳原子膜”進行檢測,也就無法準確掌握合格率。

簡單的說,所有制造出來的“奈米碳原子膜”都被放到實驗堆上使用,透過使用來檢測是否合格。

結果顯而易見,“奈米碳原子膜”的合格率不到萬分之一。

其實,這也是產量低、成本高的根本原因。

只是,在淘汰掉的不合格產品中,其實有很大一部分能夠使用,只是因為沒有達到設計標準就被定為不合格。

這些能夠使用的次品,佔到了總量的百分之一,即相當於合格品的一百倍。

如果用這些次品來製造堆芯,除了需要適當的降低反應堆的輸出功率之外,最大的影響就是堆芯使用壽命會大幅度縮短。按照周自強提交的報告,如果全部使用次品,再把輸出功率限制在設計功率的百分之八十,實驗堆堆芯的使用壽命至少有五年。關鍵是,堆芯的製造成本能降低一個數量級。

壽命縮短一半以上,輸出功率降低兩成,製造成本卻能降低到原來的十分之一以下。

顯然,這是一個很有可行性的替代辦法。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