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戰爭世界> 第十一章 堅盾利矛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十一章 堅盾利矛 (2 / 2)

哪怕華夏暫時還沒有建造可控聚變核電站的能力,但是肯定會在將來,而且是不久後具備這樣的能力。如果讓華夏第一個實現聚變核能的商業應用,那麼花旗將毫無懸念的丟掉世界霸主的寶座。

也就是說,花旗必須奮起直追。

在重啟談判的當天晚上,特魯尼就讓國務卿去起草一份相關發展計劃,而且提前跟國會議員通氣。在該計劃完善之後立即提交國會審議,爭取以最快的速度獲得國會批准。簡單的說,就是在可控聚變領域加強投入力度,爭取趕在華夏之前取得關鍵突破,率先建造可控聚變核電站。

當然,這是長遠規劃,怎麼說也要十多年才能實現。

現在,擺在特魯尼面前的現實問題是。打,還是不打?

五角大樓的那些將軍依然主張打,理由也非常簡單,即華夏無論如何都不可能在短短几年之內用可控聚變核能取代化石能源,依然高度依賴進口石油,而一場針對波斯的戰爭能夠大幅度的提高國際油價,同時打擊華夏的主要能源產地,讓華夏必須用更大的代價從國際市場上採購原油。在國際油價暴漲的情況下,華夏經濟必然遭受重創,也就未必有足夠多的資金用於可控聚變技術的開發。從更長遠的角度來看,如果華夏必須著力解決當前問題,也就無法在關鍵領域跟花旗競爭。哪怕只是透過這場戰爭爭取到了幾年時間,對花旗來說也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理由很充分,只不過這些將軍顯然忽視了一個問題。

這就是,發動一場大規模戰爭,花旗所付出的代價未必比華夏遭受的損失小。

就拿戰爭開支來說,保守估計需要五萬億綠幣,而實際開支很可能兩倍於此,甚至會高達幾十萬億。

華夏呢?哪怕國際油價上漲一倍,而且持續十年,華夏完全從國際市場採購石油,所付出的代價也不過五萬億綠幣。關鍵是,華夏每年遭受的損失大概是五千億綠幣,而花旗在戰爭的前三年就要用掉數萬億綠幣。

把錢拿去打仗,還能加強在可控聚變領域的研究工作嗎?

不要說聯邦預算就那麼點,哪怕大規模發行國債,而且花聯儲的那些銀行家願意支援聯邦當局發行國債,也沒這麼多的錢。說得更直接一點,如果在幾年之內發行數萬億國債,花旗經濟就將崩潰。

反過來看,在戰爭威脅下,華夏必然全力以赴的開發可控聚變技術,爭取儘快實現商業運營。以華夏的國力,哪怕經濟出了問題,也肯定能堅持五到十年。如果迫使華夏當局把所有希望寄託在可控聚變技術上,那麼華夏很有可能在經濟崩潰之前取得突破,從而一舉超越花旗。再說了,只是可控聚變技術帶來的美好前景就足以讓華夏上下忍受當前的困難,而不是在困難面前退縮。以華夏近現代史來看,只要希望還在,只要未來更美好,華夏民眾忍受困難的能力將超乎想像。

用亨克爾的話來說,當十四億華夏人團結起來,萬眾一心朝著目標前進時,沒有任何力量能夠擋住他們的步伐。

正是如此,以國務卿為首的國務院官員都認為應該放棄戰爭,藉此機會跟波斯言和,透過外交、經濟等手段提高對波斯的影響,在經濟領域跟華夏展開競爭,以此逼迫華夏耗費更多的資源跟波斯等石油輸出國搞好關係。

喜歡戰爭世界請大家收藏:()戰爭世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