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佯動歸佯動,實力差距擺在那裡。
從花旗的角度看,實施佯動,只是為了降低進攻的難度,而不是說佯動是獲取勝利的主要手段。
如果不考慮損失,花旗軍隊就算發動強攻,也能打下胡齊斯坦省。
到當天晚上,花旗空軍開始集中轟炸靠近邊境的霍拉姆沙赫爾,進駐巴士拉的第1陸戰師的炮兵部隊也開始發威。
轟炸與炮擊持續了一整夜,這座阿拉伯河左岸的城市幾乎變成了廢墟。
按照五角大樓在次日公佈的戰報,花旗空軍在當天晚上出動三百多架次的戰鬥機,向霍拉姆沙赫爾投資一千餘噸炸彈,此外第1陸戰師的遠端炮兵營在八個小時之內,發『射』了上萬發155毫米炮彈與上千發火箭彈。
也就在當天晚上,運送第3步兵師的船隊經法奧到達巴士拉。
所有跡象都表明,花旗肯定會在近期發動地面進攻。
問題是,從哪裡開始?
以及,重點在哪?
別說波斯陸軍的將領,連甄必勝都無法做出準確的判斷。
說白了,雙方的實力差距實在是太大了。
經過一個晚上的爭論,最終只確定了一件事情,即花旗軍隊肯定會首先攻佔霍拉姆沙赫爾,由此進入波斯境內。只是接下來,花旗軍隊是南下奪取阿巴丹,進軍霍梅尼港,還是直接北上攻打阿瓦士,甄必勝與波斯陸軍將領產生了分歧。在甄必勝看來,在佔領了霍拉姆沙赫爾之後,花旗軍隊已經沒有必要攻打霍梅尼港了,至少在近期內沒這個必要,即透過在霍拉姆沙赫爾搭建碼頭也能解決後勤保障的問題,即便需要擴大吞吐能力,也可以在後期攻打霍梅尼港,因此在拿下霍拉姆沙赫爾之後,花旗軍隊會北上攻打阿瓦士,完成攻佔胡齊斯坦省最重要的一步。
顯然,波斯陸軍持相反的觀點。
關鍵不是霍梅尼港有多麼重要,即這座港口有多大的吞吐能力,而是霍梅尼港的守軍是三個正規師,其中一個還是波斯陸軍的王牌裝甲師。也就是說,如果花旗大軍放棄了霍梅尼港,等於放過了這三個師。到時候,三個師能北上馳援阿瓦士,也能向東撤退,或者繞道退往馬斯吉德蘇萊曼。不管如何,這三個主力師的存在肯定會對花旗軍隊構成巨大威脅,對戰局的發展產生影響。
相對的,在阿瓦士的主力部隊,只有那個機械化步兵師,而且遭受了不小的損失。
可見,對這個問題的判斷,牽扯到了戰略層面上的厲害關係,即花旗入侵波斯的最終目的是什麼?
只是佔領胡齊斯坦省?
顯然,這是最基本的目的,即透過佔領胡齊斯坦省就能抬高國際油價,並且讓波斯一蹶不振。
然後呢?
如果花旗當局想速戰速決,在幾個月內結束這場戰爭,就必須以最快的速度推翻波斯政權。
顯然,佔領胡齊斯坦省是遠遠不夠的。
為此,在佔領胡齊斯坦省之後,花旗軍隊就會北上,攻入波斯高原,然後向波斯首都進軍。
從這個角度來看,花旗軍隊必須以消滅波斯軍隊的有生力量,特別是主力部隊為主。
如此一來,花旗軍隊就應該盯住霍梅尼港的波斯守軍,而不是在此之前就去攻打沒有多少主力部隊的阿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