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須承認,波斯陸軍的這個判斷沒有錯。
其實,在戰爭爆發的時候,甄必勝等人也斷定,花旗會以推翻波斯政權為主要目的,至少會朝這個方向努力。
關鍵就是,只是佔領胡齊斯坦省,等於是在給自己製造麻煩。
雖然透過佔領胡齊斯坦省,能夠達到最基本的目的,即抬高國際油價,在經濟上打擊華夏,讓華夏完全掌握了可控聚變技術的商業應用之前就走上衰退之路,但是同樣的,花旗會陷入人民戰爭的泥潭,讓這場戰爭的持續時間由幾個月變成幾年,甚至十多年,最終輸掉所有的利益。
花旗能夠承受一場持續數年、甚至十多年的戰爭嗎?
答案明顯是否定的,即現在的花旗根本就沒有能力去支援與維持一場持續數年的大規模戰爭。
別忘了,波斯不是小國。
只要在波斯陷入泥潭,哪怕國際油價漲上了天,花旗遭受的損失也遠遠超過華夏遭受的經濟損失。
也許,華夏的發展速度會因此減慢,需要多用幾年,甚至十年時間才能讓可控聚變技術實現商業化應用。只不過,花旗也將因為巨大的戰爭開支而減少在其他方面的投入,甚至有可能錯過即將到來的能源革命。
顯然,花旗發動這場戰爭的目的是要保住全球霸主的寶座,而不是讓自己從霸主寶座上跌落下來。
問題是,能否達到目的,不是花旗一廂情願的事情,得由戰場局勢決定。
很明顯,開戰之後,局勢的發展就跟花旗當局預料的不大一樣。首先是在奪取制空權的戰鬥中,花旗空軍遭到挫折,哪怕最終如願以償,也遭受了慘重的損失,還浪費了極為寶貴的時間。接下來,在攻打阿巴斯港的戰鬥中,花旗大軍只能退而求其次,而最終依然沒有能夠完全達到目的,至少阿巴斯港的波斯軍隊還在抵抗,仍然對透過霍爾木茲海峽的花旗艦船有巨大威脅。第六艦隊到達之後,非但沒幫上忙,反而被波斯潛艇伏擊,第四艦隊的兩艘航母遭到重創。哪怕在戰艦掩護下,運送陸軍重灌備的船隊進入了波斯灣,順利到達,但是下次能有這麼幸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只是從進度上看,就已經遠遠落後了。
那麼,還能夠按照原定計劃行動?
顯然,別說運抵前線的只有兩個師的重灌備,哪怕三個師的全都送來了,也不可能按照原計劃攻佔波斯。
也就是說,花旗已經錯過了推翻波斯政權的機會。
至少在戰略層面上,花旗已經不可能達到最高戰爭目的。
用甄必勝的話來說,因為沒有足夠多的兵力,也就無法趕在波斯完成全面戰爭動員之前攻佔波斯首都,所以花旗當局只有兩個選擇,一是退而求其次,達到基本目的之後就結束大規模軍事行動,二是進行戰爭動員,至少是區域性動員,比如讓國民警衛隊的作戰部隊達到作戰標準。
顯然,花旗當局只能選擇前者。
很簡單,花旗國會肯定不會為了對付波斯就把大權交給一個即將卸任,而且是飽受非議的總統。
更何況,波斯只是一箇中等級別的國家,不是花旗的主要對手。
如果花旗為了波斯就進行戰爭動員,那不是在告訴全世界,花旗已經不是那個強大到能隨意推翻一個普通國家真權的超級霸權?
選擇前者,那麼花旗軍隊要做的,其實就是控制胡齊斯坦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