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虛道長怫然道:“徐敬業既然沒把我們忠義營放在眼裡,我們為何還要前去助他,這不是自討沒趣麼?”
梅傲霜、雷傲天等人也有同感,俱都極不情願前往潤州相助徐敬業攻城。尤其是韓英女,聽鄢雲說還要去潤州相助徐敬業,當下怒道:“魏軍師已經與徐敬業鬧翻,肯定是你這書呆子出的餿主意,要去你自個兒前去,我們就不去潤州。”
鄢雲道:“英女你說的不錯,軍師原本也沒打算去的,但經過我提議之後,還是讓我來請各位道長與梅女俠等人去英公府一聚,看在軍師的薄面上,還請各位屈駕英公府如何?到時候是去是留,也好當面向軍師表態。”
重玄道長聞言,對玉虛道長說道:“玉虛師弟,軍師有請,我們總不能不去吧。我們身為義軍的一份子,雖然如今將相不和,將士離心,但終究是大局為重,意氣為輕,我看大家還是先移步英公府,聽聽軍師怎麼說,再行表態決定,不知各位意下如何?”
玉虛道長等人聽了重玄道長之言,顏色稍緩,於是便紛紛起身,與鄢雲一起向英公府走去。
到了英公府,魏思溫親自到門口相迎,相互見禮之後,便各自入座。只聽魏思溫說道:“各位能夠移駕英公府,看來還是給我魏某三分薄面的。既然這樣,那我就開門見山地說了,我知道各位對徐敬業將軍極為不滿,都不情願前往潤州相助於他……”
韓英女聞言,隨口答道:“沒錯,這個徐敬業看不起我們這些江湖人士,我們又何必助他攻城呢?”
魏思溫笑道:“這位小姑娘,想必是日前獨自攻上盱眙城牆的華山女俠韓英女了,梅女俠能教出如此高徒,實在是難能可貴。”
梅傲霜聽魏思溫這幾句話說得極為誠摯,乃是肺腑之言,聽了自然高興,連忙謙遜地說道:“軍師過獎了,小徒英女自幼口無遮攔,也是我這做師父的管教無方,讓軍師見笑了。”
魏思溫笑道:“哪裡哪裡,我倒是挺喜歡韓女俠這種心直口快的性格的。韓女俠說得不錯,徐將軍出身將門,對江湖人士卻有偏見,以致各位有些不滿。但是各位乃精忠大義的英雄好漢,豈會在乎這些細枝末節?但我敢保證,只要各位不計前嫌,肯繼續為大唐盡心竭力地效力,徐將軍最終會打心底裡佩服你們的。當初徐將軍不是也瞧不起駱賓王是一介書生麼?但後來見到他寫的那篇長檄,引起廣泛的影響,讓李崇福等將領、各位這樣的義士紛紛來軍中效力,也就對他刮目相看了。”
重玄道長笑道:“軍師不必勸說了,道理我們都明白,只是大家都咽不下那口氣,尉遲昭獨攬功勞,徐敬業偏聽偏信,所以讓忠義營眾人都極為心寒。我適才也說過了,應以大局為重,意氣為輕,其實只要能為匡復江山社稷略盡綿力,我等方外之人,各位英雄好漢又豈會在乎功名利祿之類的身外之事呢?”
魏思溫笑道:“老道長說得極是,各位都是有道之士,胸襟坦蕩的英雄好漢,自然不會在意這些世俗之事。那這麼說來,道長及各位是同意前往潤州咯?”
梅傲霜見德高望重的重玄道長都已經這麼說了,其他道長也都默許,自己也不好再計較,於是說道:“道長們既已同意前去,我師徒二人自然願意隨往,但我心中一直有個未解的疑團,還請軍師明言相告。”
魏思溫笑道:“梅女俠儘管發問便是,魏某但有所知,自會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梅傲霜道:“我曾與小徒英女親赴洛陽皇城之內,試圖劫天牢營救李賢太子,禁軍統領丘神積誓死守護,曾將我師徒二人圍困,小徒英女也因此受過毒傷。丘神積既有武則天授意,看管李賢太子,徐敬業將軍如何能夠威逼利誘,救出李賢太子,並安置在揚州?”
鄢雲聽梅傲霜這麼一說,也滿懷疑竇地說道:“我也見過李賢太子幾次,眼前的這位雖然容貌身材與李賢太子一般無二,但表情木然,眼神呆滯,身上半點儒雅睿智的氣質也沒有,更何況李賢太子三度監國,精通文史,明習軍政,就算是蒙難喑啞,在匡復府中大可以用紙筆代言,處理義軍軍中之事啊。何以只會點頭認可,形同木偶呢?”
魏思溫長嘆一聲,道:“既然各位心中有此疑團,問及魏某,魏某也只好坦然相告了。說來慚愧,實不相瞞,你們所見的這位李賢太子,是我們找來假冒的。”
鄢雲道:“原來如此,難怪我們錯認馮京為馬涼了!只是不知徐將軍與軍師為何要撒下這樣的彌天大謊,萬一被人拆穿,豈不是失信於天下麼?”
魏思溫嘆道:“這也是無奈之舉,當初我們在揚州起事,雖然以匡復廬陵王的帝號為名,但廬陵王遠在廬陵,朝廷看守嚴密,豈能輕易能夠請到揚州來?沒有廬陵王親臨揚州,世人又豈會輕信我揚州義軍是勤王之師,而不是心懷叵測的反賊呢?出師無名,則勢必以失敗告終。所以在佔領揚州不久,我們私底下都有此憂慮。”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