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孝逸道:“可是大水阻路,無法行軍,該當如何呢?”
魏元忠道:“李將軍之前不是為朝廷訓練過水師麼?怎麼反倒被水阻路,就沒有辦法了?”
李孝逸道:“可是這些將士,多半是守衛邊疆計程車兵,原來的水師部下,也很少。沒有多少會鳧水的,能操舟的也很少。再說此處也無舟楫可渡過這大水啊。”
魏元忠道:“這個容易,離此地不遠的山上有一大片竹林,將軍可命將士們砍伐青竹,製成竹筏,每幾個竹筏之間以繩索相連,這樣就成了一條大船,然後教會士兵如何划船操舟,控制方向。這樣無論是人或馬,連軍糧及武器裝備也可渡水而過。”
李孝逸道:“監軍這麼一說,我就明白了。原來監軍是從赤壁之戰時,曹操用鐵索將大船相連的辦法得到啟發,不過此處更無叛軍,那麼火燒赤壁,就不可能了。少了這層憂慮,這計謀確實是上策中的上策。”
魏元忠笑道:“正是這個道理。事不宜遲,將軍還是快些命令士兵砍竹製筏吧。”
李孝逸笑道:“那好,監軍就在軍營休息,這種辛苦事還是由我代勞吧。”說著便與馬敬臣等人帶著數萬士兵去竹林砍伐青竹,然後製成竹筏。
李孝逸曾經是水師將領,製成的竹筏,堅固結實,非常實用,竹筏與竹筏之間用繩索竹條相連,又考慮到此時正值初冬,吹著北風,大軍向南而行,為了加速竹筏的執行,還在主筏上設定了一根竹桅,然後派人到附近城鎮收集粗布,製成船帆,利用風向,減少人力的同時,也防止竹筏順水漂流。這些都是他當水師將領時的經驗,自然得心應手,就算是魏元忠也恐怕不如他。
人多力量大,幾千個大竹筏,不到半日,便已製作完成,於是便命令大軍登上竹筏,向南划行。
在竹筏上,李孝逸還是擔心大軍軍糧的事情,於是向魏元忠問道:“魏監軍,你說到了江南便能籌集到糧食,到底是從叛軍手中奪取,還是有其他好的計謀呢?”
魏元忠笑道:“大軍千里奔襲,舟車勞頓,趕到江南時已是師老兵疲,如何能戰?再說就算是攻城掠地,也需要時間,叛軍的勢力也是不容小覷,要想旦夕之間攻下某個城池,然後再補充軍糧,這是不可能的。如果攻城戰打得時間太長,我軍僅存的軍糧也用完了,到時候非但不能取勝,恐怕我軍內部就會譁變。六軍譁變,後果不堪設想,將軍想過沒有呢?”
李孝逸急道:“這個我自然想到了的,然而一時之間苦無對策,所以才問監軍計將安出啊?”
魏元忠笑道:“孤軍遠征,軍糧丟失,確實是非常棘手。既無法從叛軍手中奪取,又不能禍害百姓,巧取豪奪。我在洛陽出發之前,便已考慮到這個問題,於是便向太后提議,讓朝廷頒佈徵糧令,向江南各州百姓徵糧,朝廷以減免來年稅收承諾百姓,百姓便無顧慮,那麼我們便可一邊率軍平叛,一邊從各地運來軍糧,這樣才不會耽誤平叛大事。”
李孝逸笑道:“若果如此,監軍解決了我的燃眉之急,乃是平叛的第一功臣,也是我的救星,更是叛軍的噩夢!我軍有了監軍,實可謂如虎添翼也!”
喜歡大唐女俠傳請大家收藏:()大唐女俠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