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月明> 大典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大典 (3 / 3)

皇帝又問:“那麼金吾衛和京兆府為何放走恭王?”

眾人啞口無言,還能因為什麼?因為畏忌皇權威勢。宋白群跪地請罪:“是卑職等紀法不嚴,請陛下責罰。”

他一跪,其他人也跟著跪,“請陛下責罰!”

皇帝任由他們跪著,繼續問:“既然屬實,為何事後禦史臺彈劾的是四名學生酗酒鬧事?且恭王狎妓一事隻字不提?此事是禦史臺哪位官員彈劾的?”

話頭引到了禦史臺,楊書乘心裡隱約泛出一絲兢懼,事發時他得到京兆尹公孫澈的提醒及時壓下了此事,之後朝中關於此事的議論微乎其微,他以為這樣就算了結了,原來平靜的表象下是蓄意籌謀的陷阱,對方耐心等他落進去,直至今日才收網,好一齣算計!

被皇帝點名,禦史臺最高官員禦史大夫金文勝和察院監察禦史曾昌同時出列。曾昌行禮道:“回陛下,此事是由臣彈劾的。”

皇帝質問:“為何沒有如實彈劾?隱瞞恭王所作所為?”

曾昌陳述理由道:“回陛下,臣只聽說四名學生酗酒鬧事,並未聽說他們狎妓,金吾衛和京兆府隱瞞了恭王殿下狎妓一事,所以臣也未聽說。”

“這就奇了!”大臣中間走出一人,問道:“曾禦史和池禦史同在察院任職,身為禦史臺的同僚,為何口徑不一?”

此人是尚書左僕射賈旭恆,朝中目前未設尚書令,他是尚書六部官階最高的官員,統管尚書省六部事宜,對禦史臺糾劾不得當的進行彈劾。簡單來說就是,禦史臺有彈劾尚書六部之權,尚書左僕射可以酌情彈劾禦史臺,所以賈旭恆此時站出來針對曾昌,不是湊熱鬧而是在行使職權,完全合乎情理。

曾昌為自己辯護道:“察院有十五位監察禦史,又不是誰和誰都相熟,池禦史入仕時間短,下官跟他更是不熟,他知曉的事下官不知,敢問僕射大人,這有什麼奇怪的?”

“那我就更奇怪了,”賈旭恆道:“禦史臺糾察百官失繆,事情尚未調查清楚,曾禦史為何草率彈劾?整個禦史臺都跟你一樣耳目閉塞,彈劾不到實處,那彈劾之權還有什麼效用?敢問曾大人,你這不是怠廢政務是什麼?一句你不知情,就把責任全部推幹淨了?”

說完也不等他回應,賈旭恆又問池浚,“敢問池禦史,你早先幹什麼去了?曾禦史之前彈劾上奏的時候,你身為他的同僚為何不告知他實情,糾正他彈劾失誤之處,直到今日元正大典才提起此事?”

池浚向他躬身一禮,又向皇帝躬身一禮道:“回陛下,臣之所以今日才提及此事,是因為禦史臺彈劾上奏需要經過中書門下省審核和政事堂的複審,宰相楊書乘就是中書門下省平章事,執掌政事堂事務,而四名學生中有一名學生是弘文館的學生,弘文館隸屬門下省,既然門下省涉事其中,臣以為針對此事的彈劾,不便再由宰相統轄的衙署進行審議,所以臣才在今日直接上奏陛下。”

楊書乘聽到這裡,冷聲問道:“池禦史這是何意?你是在質疑本官得知實情後會濫用職權包庇弘文館的學生麼?”

“宰相大人想多了,卑職一向敬重衡宰官品,絕無此意。”池浚微微一笑,“卑職今日彈劾的是門下省弘文館學生風氣不正,宰相大人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而非宰相大人刻意隱瞞事實,混淆視聽。”

那年輕張揚的笑使楊書乘毛骨悚然,他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宰相,太子都是他手中任由擺布的傀儡,數年來權勢滔天的甜頭他都嘗倦了,時至今日他才察覺到自己高枕無憂的境況受到了威脅,周圍暗藏危機。

皇帝病重,太子無能,諸王個個野心勃勃覬覦宸極,他們想要靠近皇位必須鏟除太子,想要鏟除太子必先鏟除他楊書乘。今日元正大典即是博弈的開局,而佈局者隱匿了面目,在暗處攻其不備,步步緊逼,不可謂不高明。

捋通思緒,楊書乘鎮定下來,面向丹墀道:“陛下,臣也是今日方知整件事情的原委,池禦史的彈劾臣無從辯駁,館內學生行為不端確是門下省的失職,也是臣的失職,臣不敢推脫責任,還請陛下懲處,另擇春闈權知貢舉人選。”

丟掉春闈主持一權,就斷了往朝內輸送人脈的門路,不過當下,這是楊書乘自保的一步棋,以退維穩。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