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問哪個皇帝不喜歡這樣的臣子,哪個皇帝又敢冒著天下之大不韙,用不足矣讓當世人和後世人心服口服的莫須有罪名殺了他,除非賈瑜起兵造反,意圖讓江山跟他姓賈,或者皇帝的腦袋被驢狠狠地踢了一腳,他既不在乎身前身後名了,也不怕被永遠釘在漢人民族的恥辱柱上,死後再被人掘墓開棺,鞭笞屍骨,成為飽受唾罵,臭名昭著的萬世笑料,第一昏君。
再退一步講,就算賈瑜有朝一日因為皇帝的猜疑、不滿、忌憚而走上了斷頭臺,也必會有千千萬萬心懷良知的人站出來強烈抗議,不顧生死,不避斧鉞的為他奔走呼號,甚至去逼宮,言辭如刀的青史亦會給他一個公平、公正、公義的誠懇評價,定不會讓他背上“佞臣”的千古罵名。
......
天啟四年,賈瑜官拜徵北大元帥,受命統御由精銳部隊組成的八十萬大軍遠擊蒙古,首戰大獲全勝,殲敵八萬有餘,他又率領三千精騎深入敵後,在大雪紛飛,視線不佳的冬季三天三夜奔襲八百里,打了敵人一個措手不及,將敵方御駕親征的皇帝生擒,後打到敵國都城腳下,逼迫對方歸還了燕雲十六州,並割讓二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另向大梁俯首稱臣,每年再進貢牛三萬頭、羊五萬只、良馬兩萬匹。
經此一戰,蒙古損失慘重,再也沒有與大梁分庭抗禮的能力,為了防止他們死灰復燃,賈瑜用新發明的水泥在兩國交界處修建了五十五座巨型城堡,各屯兵三千,彼此之間呈掎角之勢,間距三十里,下有地道相連,便於防守,也便於進攻。
此戰被後世的史學家們定義為“中國五千年來對異族戰爭中最偉大的勝利之一”,賈瑜用這份睥睨寰宇的赫赫戰功奠定了“武聖”的尊號,是歷朝歷代首位以活人之身進入武廟的名將,為“十哲”之一,世世代代享受子子孫孫們源源不斷的香火供奉。
值得一提的是,後世那些高喊“不求什麼,但求什麼”的口號,結為異姓兄弟的人,還有涉黑幫派所祭拜的人不再是綠袍綠帽的“關二爺”,而是“賈二爺”,他是義氣、勇氣、志氣的象徵,是一個只活在傳聞、典籍、畫像、臆想之中的曠世奇才。
天啟六年,大梁正式開始籌備對金國的入侵戰爭,朝堂內外同心協力,舉國上下熱情高漲,無數有志青年踴躍報名參軍,百姓們再一次沸騰了,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噴薄欲出,有錢的出錢,沒錢的出力,不計報酬的要去為王師運送糧草輜重,誓要完成“萬里之內盡漢歌”的祈願。
金國皇帝起初還當著滿朝文武的面表達了抗擊到玉石俱焚,魚死網破的決心,直至聽說掛帥的兵馬大元帥還是被譽為“下凡天神”的賈瑜,他瞬間就蔫了,短暫的思慮後選擇了不戰而降,淪為大梁為數眾多的附屬國之一,年年納貢,歲歲來朝。
同年九月,大梁給一直以來皆若即若離,隔岸觀火的西域三十六小國下達了最後通碟,責令他們在三個之月內歸順,國王到天子座前接受冊封,否則梁軍所到之處將會雞犬不留,面對驍勇善戰,士氣高昂,滿員編制整整三十萬人的神策軍,這些最擅長做牆頭草的跳樑小醜就算是聯合起來也是蚍蜉撼樹而已,毫無勝算,不想落個亡國滅種的下場,遂紛紛上表稱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至此,一個領土橫亙東亞大陸,兵鋒所向披靡,威震四海的超級帝國橫空出世,用如下一段話來形容它的強盛:即使你只是一個不求上進,整日遊手好閒,除了吃喝玩樂什麼事都不想去做,也不會做的無業遊民,靠著地方官府每個月月底準時準點發放的救濟金,你也能吃飽穿暖。
......
天啟六年,陽春三月。
長安城外,渭水河邊。
湛藍的天空一塵不染,燦爛的陽光普照大地,剛好能淹沒馬蹄的淺草在和煦的微風中像天鏡湖裡的粼粼碧波一樣輕輕盪漾著,雜亂無章的野花好比點綴在夜空中閃閃發光的星星,在雲煙之中漸欲迷了人眼,清澈見底的河水緩緩向東流去,商船、客船、漁船、貨船匆忙往來,只留下一道又一道的痕跡,證實它們來過這兒。
高出地面一丈有餘的河岸上兩側是一棵連著一棵,前幾日才抽出嫩綠新芽的拂堤楊柳,硃紅色的欄杆內是往來散步的行人,他們扶老攜幼,拖家帶口,穿著薄薄的春衫,手臂上挎著放滿茶水和點心的小竹籃,碰到認識的人便停下來問好閒聊,對擦身而過的陌生人致以禮貌的點頭和微笑,在闔家歡樂中追逐打鬧,明媚爽朗的笑聲直衝天際,一派祥和愉快的氛圍。
年過四旬的湯千戶試探著請示道:“公爺,這裡太亂了,人多眼雜的,多有不便,您還是讓卑職們清出一條道來吧?”
賈瑜穿著一件普通的絲質常服,並未佩戴任何彰顯他身份的物品,例如玉冠、腰牌、儀劍,但從他身上不經意間流露出的那種久居高位時養成的不凡氣度還是會讓外人情不自禁的對他產生出敬畏感。
“大可不必,我是來踏春的,不是來趕人的,況且這地方又不是我的私人財產,我憑什麼讓別人給我讓路?我可沒有這麼霸道,寶寶,你說爹爹說的對不對啊?”
賈瑜懷裡抱著的是香菱所生的第二個女兒,她叫賈嬋兒,今年兩歲半了,長長彎彎的睫毛下是一雙黑白分明的卡姿蘭大眼睛,水汪汪,撲閃閃的,煞是可愛。
父親的長相會遺傳給女兒,這並不是一句無稽之談,而是有一定科學依據的,賈瑜生的每個女兒都完美繼承了他那驚為天人,讓雌性動物們目眩神迷的容顏,一個兩個小小的年紀便出落的亭亭玉立,為時人所津津樂道,皆說寧國府是瑤池閬苑,裡面居住的都是仙界上的大小仙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