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探花> 13 第 13 章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13 第 13 章 (1 / 3)

姬寅禮帶公孫桓從翰林院出來時,早有宮監捧著三份官員履歷在那候著。原來是那公孫桓早在攝政王進值房前,就讓人尋了個腳程快的宮監,去那架閣庫裡取那三傑的履歷來。

見殿下的目光投來,公孫桓就問:“殿下可要看下?”

剛與探花郎的一番交談,姬寅禮對其印象極佳,遂招手道:“將那探花郎的履歷先拿過來。”

公孫桓就忙從三份履歷裡找出陳今昭的,呈遞過去後,又將手裡羊角燈提近了些。

姬寅禮邊緩步慢走,邊一目十行的閱覽。

吳郡烏成縣人氏,耕讀人家,家世門第不顯。幼年失怙,先於烏成縣就學,秀才及第後,舉家遷去郡城,入東林學院進學。太初五年中鄉試第八名,年少成名,一時轟動吳郡。

後因求學舉家搬入皇都,拜國子監助教袁守仁座下。

姬寅禮的目光在袁守仁這名字上停過兩息,忽微挑鳳眸,問:“探花郎與其恩師可有齟齬?”

“殿下睿見,果真是什麼都逃不開您的法眼。”公孫桓笑道,接著就解釋了師生二人不合的緣由,“說起來,還是源於陳探花的一樁姻緣。他剛來京都拜袁師座下那會,師生二人的關係還算融洽。那陳探花相貌出眾,學問不差,品行也純良,遂也得了袁師三分青眼。但壞就壞在他長相太好,讓府中的袁二小姐給瞧中了。”

姬寅禮問:“是他不娶,還是那袁師棒打鴛鴦?”

“是前者。聽聞那袁師倒是有意將愛女許配,但陳探花以身上已有婚約來婉拒。但袁二小姐性子執拗,非卿不嫁,袁師愛女心切,無奈下後又與他重提了此事,甚至還做出妥協,願讓那陳探花以平妻之禮迎娶那位未婚妻,怎料卻依舊遭對方婉拒。由此,袁師對其生了齟齬,後來就不許那陳探花入府拜訪,連逢年過節對方送進府的節禮,都一概被無情退回。

姬寅禮如此便也明白了。

平帝在太初七年生了場大病後,就已呈日薄西山之跡象。

那袁師在國子監任職,自是耳目通明,不可能不知此間訊息。若他們二人師生關係融洽,想必如何也會隱晦的稍加提點,讓其莫要參加此屆科考。

參加太初七年的科考,與王朝末年入朝為官有何區別?

京都耳目通明的人家,都不會讓自家子弟參與進來,而是會耐心等上兩年,只待新帝繼位開恩科。屆時中榜入朝的新科進士們,便是那新朝的天子門生,比起舊臣來,更容易受新帝器重。

想明白此間,姬寅禮就繼續順著履歷上內容往下看。

接下來是其兩年為官的政績,毫無疑問,連續兩載考評為下等。瞧履歷上那源自翰林院上官毫不吝嗇的貶低評價,他便知,那上官是打著待那陳探花三年任期一到,便將其直接驅逐出京的算盤了。

姬寅禮不置可否的一笑,隨手將履歷遞給旁側人。

“文佑,太初七年的那批及第進士,在朝為官的有多少?”

公孫桓想了想,“加上被派去地方任職或候補者,不過小半數。”

太初七年那屆科舉,其實還是有不少學子參與的。

一部分是不明內情的外地學子,一部分是自恃家世不屑去瞻前顧後的世家子弟,還有一部分則是沒底氣直面下一屆的龍爭虎鬥,遂也不在乎未來仕途好不好走,只想於當下中榜求個功名的學子。

不過因為當年平帝突如其來的舉措,導致那屆諸多中榜進士拒絕入仕,尤其是殿試前十名,有幾個更是憤而罷官,以示對平帝破格提拔的不滿。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