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存亡之秋> 第十三章 戰事休姜維回京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十三章 戰事休姜維回京 (7 / 7)

此時眾人皆吃,唯獨夏侯霸是一點也吃不下,筷子左右晃動片刻,即又放下。

他這情況被劉禪察覺,劉禪思索片刻,道:“二舅,是不是想對吾說點什麼,汝是吾的家人,不妨直說。”

夏侯霸站起來,道:“陛下,老臣確實有一事想說,又怕不太好。”

劉禪道:“二舅坐下慢慢說來。”說後他也放下筷子,顯得很認真。

夏侯霸坐下後,道:“姜伯約,漢國的人才。以前老臣還在魏國時,知道魏國人都很怕他,所以郭淮幾次讓我做擋箭牌。所謂勝與負,兵家之常事。如今終於歸來,勞苦不易,還望陛下早日恢復其職位,讓他繼續統領軍隊,保衛國家。”

劉禪一聽是這事,笑了,寬慰道:“吾正有此意,既然二舅也說了,那就這麼辦吧。等明日上朝,吾就宣佈恢復姜伯約大將軍的職位,現在可以好好吃飯了吧。”

夏侯霸激動道:“謝陛下,陛下請!”夏侯霸拿起筷子,終於開吃。

第二天上朝。

劉禪下詔,恢復姜維的大將軍職位。

姜維在自貶為後將軍行大將軍事一年多後,重為百官之首,群臣之右。

但是,姜維這個群臣之右與諸葛亮、蔣琬,甚至費禕還是有很大不同的。

諸葛亮的主要職務及地位包括丞相、開府治事、假節、錄尚書事、司隸校尉、益州牧、武鄉侯等,全國大小事務均由諸葛亮決斷。

蔣琬包括大司馬、開府治事、假節、錄尚書事,益州刺史後讓於費禕)、安陽亭侯等,他是諸葛亮的直接繼承人,繼承了諸葛亮的大部分權力。

費禕包括大將軍、開府治事、假節、錄尚書事後與姜維共錄)、益州刺史、成鄉候等,他地位稍低於蔣琬,重在軍事,劉禪自攝內政。

姜維包括大將軍、假節、與費禕共錄尚書事費禕去世後,主要負責軍事)、涼州刺史、平襄侯等,地位上又低於費禕,劉禪內政重用陳祗。

季漢前後四任軍政主官,姜維雖為大將軍,其地位不如前三人,主要差別在三點。

第一,姜維沒有開府治事。開府和不開府區別很大。開府是可以有自己一套府屬機構,自己任命官員。比如諸葛亮開府,蔣琬為東曹掾、姜維為倉曹掾、樊建、董厥皆做過令史、主簿,這些都是丞相府的官員。開府的府屬機構獨立於宮廷體系之外,可以增加高階官員的權力,很多事務就可以自己完成。諸葛亮於北伐前上疏曰:‘宮中府中,俱為一體。’已經公開說明,當時相府和宮廷為並立關係。

第二,姜維沒有兼益州刺史。刺史是漢朝中央對地方監督和控制的檢察官,後改為州牧,增加軍事主導權。但無論是刺史還是州牧,其作為一州之長的本質沒有變。戰爭時期,刺史州牧)職權很大,可加將軍號,可領兵作戰。而如今漢國大部分領土在益州之內,而姜維並不能兼管州中事務。他所任涼州刺史,性質為遙領,因為涼州基本都在魏國境內。

第三,劉禪自攝內政。提拔陳祗為尚書令、鎮軍將軍,負責全國政務。這位年輕的尚書令得到劉禪更多的喜愛。當時姜維雖然名義上職位在陳祗之上,但因常年率兵在外,所以陳祗在朝中的權力非常大,實際上已經超過姜維。陳祗不僅權力大,還拉攏黃皓,使得黃皓擺脫了董允時期想幹預朝政而不得的局面。姜維在內政方面,只能協同陳祗。

從諸葛亮、蔣琬、費禕再到姜維,臣子的權力在逐漸變小、分化。劉禪的掌權能力越發老練、成熟。

姜維,能恢復大將軍的職位,說明皇帝劉禪還是信任他的。從前線回來後,朝中還有諸多事情等著他去做,理朝之事或許比前線鏖戰更加繁重、複雜。

皇帝劉禪、大將軍姜維,尚書令陳祗,偏愛干政的宦官黃門令黃皓等作為漢國的領導層,在季漢景耀元年公元258年),將帶領這個國家,繼續前行。

那麼今後漢國又將發生哪些事,請看下一卷。

第一卷結束。

喜歡存亡之秋請大家收藏:()存亡之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