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壽心裡默唸著:“周先生附近怎麼會是諸葛宅邸呢,我聽說諸葛丞相之子諸葛瞻如今年輕有為,很有前途,周巨說只能我自己去找,難道是暗指我找這個男人?”想到這裡,陳壽便有了新的想法。
諸葛瞻,字思遠,徐州琅琊郡陽都人,諸葛亮之子。
說到諸葛瞻,就要提一下居住在成都的諸葛家族。
諸葛亮和黃氏在荊州結婚,很多年沒生兒子。來到成都後,諸葛亮日理萬機,也沒有生兒子。他很著急,就向在吳國的哥哥諸葛瑾請求讓其次子諸葛喬做他的養子。諸葛瑾稟告孫權,於是諸葛喬到了成都。諸葛亮把諸葛喬當作自己的嫡子,改了他的表字諸葛喬,原字仲慎,改字伯松)。諸葛喬被任命為駙馬都尉,跟諸葛亮一起到達漢中,與霍弋一起參贊軍務。諸葛亮寫信給諸葛瑾說:“諸葛喬本應該返回成都,但各位將軍的子弟都參與行軍,我認為諸葛喬也應該同甘共苦。今日讓他帶領五六百士兵,與各位將軍的子弟駐紮在山谷中。”諸葛喬很不幸,在建興六年公元228年)去世,時年二十五歲。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還好諸葛喬有了自己的孩子,名諸葛攀,成年後,官至行護軍、翊武將軍。後來諸葛瑾的長子諸葛恪在吳國被滿門抄斬。諸葛家在吳國沒人了,為了延續諸葛瑾的血脈,諸葛攀回到吳國。這就上演了一出,父親從哪裡來,兒子回哪裡去的故事。
當然,之所以諸葛攀能夠回吳國,全賴諸葛亮終於親生了一個兒子,這個兒子叫諸葛瞻。諸葛瞻出生的時候,諸葛亮已經四十六歲。
還有一個問題,諸葛瞻的母親是誰,對外的說法是黃氏。但很多人不信,不信的理由是黃氏年事已高。黃氏和諸葛亮在荊州結婚,女方比男方小三、五歲正常。這時黃氏已經四十出頭,而且在結婚後二十餘年都沒有生兒子,還過繼哥哥諸葛瑾的兒子。現在突然又有了,怎麼也說不通。
另外有種說法,諸葛瞻是諸葛亮之妾所生。這種說法的理由是因為諸葛亮給李嚴李嚴,後改名李平,字正方,荊州南陽郡人。)寫過書信:‘吾受賜八十萬斛,今蓄財無餘,妾無副用。’後面那句‘妾無副用’說明諸葛亮有‘妾’。意思是說我的‘妾’沒有第二個正式的禮服。這表明諸葛亮非常樸素、廉潔。
要說明一點,納妾並非不光彩的事。後漢蔡邕所著《獨斷》中,記述過漢代的納妾規定:‘卿大夫一妻二妾’,有特殊貢獻,可最多娶八妾,‘功成受封,得備八妾’。有點文化和身份的人,可以娶一個妾,即‘士一妻一妾’。普通老百姓是不準娶妾的,‘庶人一夫一婦’。
諸葛亮納妾是可行的,諸葛瞻是妾所生也是合理的。
不管諸葛瞻到底是黃氏生還是妾生,至少諸葛亮有後了,諸葛攀便可以順利回到吳國。
諸葛瞻,他和劉禪可能比較類似,都是父親太忙,沒有時間親自培養兒子。到了諸葛瞻八歲時,諸葛亮又要北伐。在北伐前,諸葛亮給哥哥諸葛瑾寫信:‘瞻今已八歲,聰慧可愛,嫌其早成,恐不為重器耳。’就是說我的兒子諸葛瞻,如今已經八歲了,十分聰明可愛。我擔心他過早成熟,恐怕將來成不了大器。
知子莫若父,看來諸葛亮對這個兒子的希望不是很大。而諸葛亮的哥哥諸葛瑾評價長子諸葛恪,也有類似言語。
當諸葛亮重病,知道自己活不了多久時,寫家書《誡子書》給諸葛瞻:‘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通俗意思:有道德修養的人,他們以靜思反省來使自己盡善盡美,以儉樸節約來培養自己高尚品德。不清心寡慾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確堅定,不安定清靜就不能實現自己的遠大理想。要學得真知必須使身心在寧靜中,才能從不斷的學習中積累,不學習就不能增長自己的才幹,沒有堅定的意志就不能使學業成功。縱慾怠慢就不能勉勵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險急燥就不能陶治性情使節操高尚。年華隨時光飛馳,意志隨日月流逝,最終就會像枯葉一般零落,人不能為社會所用而有益於社會,就只能悲傷困守在自己的居舍,到那時再悔恨也來不及了。
這最後一封家書,是諸葛亮對兒子諸葛瞻最後的關愛與教導,他希望兒子能夠修身、養德、成才、成事。
諸葛亮去世後,給兒子留下的家產是桑樹八百株,薄田十五頃,衣服和糧食,略有寬裕。諸葛亮沒有另外經營副業,家中便沒有更多餘財。
後來,諸葛瞻得到了國家優待,到季漢延熙六年公元243年),諸葛瞻十七歲時娶皇帝劉禪的公主,張皇后的女兒為妻,授為騎都尉,掌監羽林軍一部騎兵。又一年,擔任羽林中郎將。再之後為射聲校尉,如今官職侍中。
諸葛瞻和公主結婚後育二子,長子諸葛尚,次子諸葛京。另外他兄長諸葛喬的兒子諸葛攀在成都留下兒子諸葛顯,侄孫諸葛顯便與他一同生活。
另外諸葛家族在成都還有一支,就是諸葛亮弟弟諸葛均。諸葛均隨二哥諸葛亮為劉備效命,他沒有帶兵到前線打仗,在成都官至長水校尉。諸葛均這人,心思端正,為人低調,因此很高壽。
諸葛瑾、諸葛亮和諸葛均三人是親兄弟,都是諸葛珪的兒子。魏國的諸葛誕和他們屬於堂族)兄弟關係,並非一個父親。而整個諸葛家族都是前漢司隸校尉諸葛豐的後人。
如今長輩諸葛均,子輩諸葛瞻,孫輩諸葛尚、諸葛京,重孫輩諸葛顯,祖孫四代,同居一堂。
今日陳壽拜訪周巨,然而周巨卻沒能幫他解決任何問題,這讓他頗為無奈。當他離開時無意間發現了諸葛家,那麼到了季漢景耀元年公元258年)諸葛家又是什麼情況,請看下一章:諸葛宅邸會諸友。
喜歡存亡之秋請大家收藏:()存亡之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