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存亡之秋> 第十三章 陳祗死夏侯遺言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十三章 陳祗死夏侯遺言 (4 / 6)

李驤道:“前途不好說,但是流民問題至少現在不會出現。因為接替陳祗為尚書令的是義陽人董厥。董厥做過丞相的令史,當時丞相還誇他:‘董令史,是國家的良士,我每次和你交談都覺得你思考周密而恰當。’現在他已經成為國家第十任尚書令了。’”

杜烈道:“建國三十餘年,十個尚書令,看來挺多的。”

李驤道:“法正、劉巴、李嚴、陳震、蔣琬、費禕、董允、呂乂、陳祗,再加上董厥,還真是十個!”

壽良道:“可這十個尚書令就沒一個是蜀人,什麼時候才能讓蜀人治蜀呢。”

杜烈道:“國家重臣就不要想了,各位能當個小臣,能治理一方,做到郡守、縣令就很不錯了。”

李密道:“我覺得,還是不能放棄希望,勤奮的人總會有機會的。”

陳壽道:“你在做太子洗馬,每週都能入宮,看起來還不錯,但我覺得這已經到頭了。諸位想去尚書檯求個職務,我看諸位這輩子都沒戲。”

李驤道:“尚書檯那些人,我一個都看不上。指望那些人統一天下,還不如指望自己納二三妻妾。”眾人聽之發笑。

杜烈道:“你的想法挺現實的。”

李驤道:“是啊,除了丞相我確實看不起任何荊州人。”

李密道:“那大將軍看得上嗎?”

李驤道:“姜維?他不是荊州人是降將。他志向很大,卻沒有天命,我看他的北伐事業也差不多了,也不行了。”

陳壽道:“這也看不上,那也不行,好像全國就你最厲害。”眾人聽之又發笑。

李驤感覺自己被羞辱了,站起來道:“承祚啊,你怎能這麼說我呢,我本來就是蜀中人傑,只是譙先生不瞭解我,不然什麼蜀中子游、子夏的名號都是我的。”

陳壽道:“叔龍,你怎麼計較這個,名號這些都是虛假的。”

李驤道:“那為何名號是你的不是我的,難道是譙先生偏心!”

陳壽站起來對視道:“譙先生是諸位所有人的先生,哪裡會是你說的那樣,你這麼說真是令人感到失望!”

見二人爭執,眾人趕緊相勸。壽良道:“承祚、叔龍,你二人怎麼了,為這點小事逞嘴舌功夫,何必呢。”

杜烈道:“承祚、叔龍,如果蜀人不能團結,只會被外人笑話,將永無出頭之日。何況你二人都是讀書人,十年寒窗苦讀,難道就為了爭個虛榮嗎?”

李密道:“我不在乎什麼名號,我只在乎你二人互相和好。”

在眾人的再三勸導下,陳壽和李驤互相禮拜,於是和好。

新一天,尚書檯。

後陳祗時代的尚書檯,就像換了個世界。

當董厥第一次以尚書令的身份走進這裡時,這裡是一片恭賀之聲。今日姜維也在,他卻坐於一邊,一言不發。

姜維這行為,被尚書文立看到了,他走到姜維身前,道:“大將軍,表情為何這麼沉重。”

尚書程瓊益州犍為郡人,與文立關係至厚)道:“真奇怪,難道是大將軍沒有升遷所造成的。”

董厥道:“諸位不要亂想啦,大將軍不是這個意思。”

姜維見況站起來道:“諸位多慮了,我並非因為自己沒有升遷而感到不悅。”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