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存亡之秋> 第八章 諸葛回京錢幣論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八章 諸葛回京錢幣論 (3 / 5)

陳壽和小七臨走前,陳壽又找李密要了一床被子。

新一日,上朝。

之前諸葛瞻上表言:‘國家之頹,非在外患,而在內憂。自開國以來,策令伐賊,軍旅數出,錢糧頻徵,盡取決於民也。民苦憔悴,難堪重負,此災難之相也。

臣奉命巡巴西,走向大道,少見健兒,踏下鄉野,荒涼近半,入其家舍,童老相依,此數十年國策之致矣。

臣議修訂國事,十年罷兵,丁男歸鄉。學高祖文景治術,輕徭薄賦,與民同休。待十年之後,國力富強,若天下有變,再命一將軍出秦川,一次而定。誠不可輕易用兵,與民相爭。若疾至膏肓,非臣盡節所能違逆也。’

黃門官將此表宣讀於朝堂之上。

讀後,百官唏噓議論。

劉禪見狀,道:“眾卿安靜,眾卿安靜,這是尚書僕射諸葛思遠的上表,諸位聽後意下如何?”

百官又皆沉默,無人發表觀點。

見況,劉禪看著姜維,姜維只好走出,道:“陛下,之前君臣已經議定此事,已修改漢中策略。再者吳國剛剛安定內部,無暇戰爭,我國亦無須配合。所以請陛下放心,臣目前沒有出兵北伐的計劃。”

劉禪點了點頭,又看著董厥,董厥道:“陛下,之前陛下與臣等商議蜀人治蜀之國事,近來臣一直全力督辦,在郡、縣、鄉開展工作,加大生產,眼下已是一片繁忙之景!”

劉禪又點頭,道:“大將軍和尚書令說得有理,且正在做的工作也都是有效的。樊侍中,卿認為如何呢?”

樊建道:“陛下,臣認為無論大將軍、尚書令還是尚書僕射,三位的想法都是正確與積極的,必將對漢國的國力增強帶來更大幫助。”

劉禪看著後面,道:“張、廖、宗,三位老將軍怎麼看?”

張翼道:“陛下,臣認為依照目前情況,逐步調整國策,先發展生產,再尋機而動,這是可行的。”

廖化道:“陛下,國情諸位都知道,天下三分久已,目前來看,外患甚強,也只能長期如此。”

宗預道:“陛下,臣之前在巴東,近日又考察巴西,自感國力較弱,國民疲憊,如今臣年紀大了,也幫不上什麼忙了,不過很贊同諸位將軍的觀點。”

見諸臣是這個態度,劉禪感到無奈。他為何無奈,本來以為諸臣聽過諸葛瞻的上表,會全力支援,卻感覺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或者諸臣覺得這表文內容平平無奇,沒有什麼值得稱道的地方。

劉禪尬笑片刻,好像又明白了什麼,看著諸葛瞻道:“諸葛愛卿,修訂國事之事,可以再議。吾聽說卿在巴西發掘了一個人才,今日帶來了嗎?”

諸葛瞻道:“陛下,臣將他帶來。請陳壽上前面聖。”此時位於朝堂最末的陳壽,聽到召喚立馬出列,向前幾步,跪拜。

初次拜見皇帝,陳壽顯得有些緊張,動作有些僵硬不連貫。

見陳壽離得太遠,劉禪招呼道:“汝走近一點讓吾看看。”

而陳壽依然反應遲鈍,不遠處的譙周提醒道:“陳壽,陛下讓你走近一點,還不快過去。”陳壽這才反應過來,驅走數步,一直走到諸葛瞻的旁邊位置才停下,跪拜皇帝。

劉禪道:“把頭抬起來吧。”

陳壽抬頭後,劉禪道:“汝今年多大了?”

陳壽道:“陛下,臣今年二十七。”

劉禪大悅,道:“吾記得諸葛丞相出山之時是二十七,大將軍歸國時也是二十七,今日見到汝,又是一個二十七。看來吾和這個二十七還挺有緣的,看來卿將來會了不得啊!”

陳壽道:“臣不敢。”

諸葛瞻道:“陛下,陳壽是巴西人,臣這次前去巴西的很多所見所聞,皆有他的協助。他有才,可以為國所用。”

劉禪點了點頭,道:“陳壽,尚書僕射這麼看得起汝,汝還不感謝他。”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