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追諡為壯繆侯。
張飛,追諡為桓侯。
‘桓’諡解讀:根據周朝的《諡法》,闢土服遠曰桓,克敬動民曰桓,闢土兼國曰桓。此諡表達張飛開疆拓土,威震敵國之意。
馬超,追諡為威侯。
‘威’諡解讀:根據周朝的《諡法》,猛以剛果曰威,強義執正曰威。此諡表達馬超作戰勇猛,歸附國家深明大義之意。
龐統,追諡為靖侯。
‘靖’諡解讀:根據周朝的《諡法》,柔德安眾曰靖,柔直考終曰靖。此諡表達龐統以才德學識安邦定國,最後殺身成仁之意。
黃忠,追諡為剛侯。
‘剛’諡解讀:根據周朝的《諡法》,強毅果敢曰剛,致果殺敵曰剛。此諡表達黃忠勇毅冠三軍,斬殺敵國上將而揚威之意。
宣讀完畢,百官入座。
皇帝劉禪道:“這次追諡五位前朝將軍,以此表彰先烈的英勇,更以此鼓舞全國軍民,銘記歷史,學習楷模,使今後英雄輩出,前仆後繼,早晚必克復中原,興復漢室!”
太子劉璿道:“這五位將軍都是國士、巨賢,追諡一出,感化天地,定會保佑大漢朝走向中興,走向繁榮。”
尚書令董厥道:“陛下治國以來,廣施仁德,愛民如子,國境太平,國力漸強,使我國臣民無一不感動。”
尚書僕射諸葛瞻道:“今日之舉,深得天下人心,何愁大敵不滅,早晚必誅強賊。”
侍中樊建道:“陛下在位三十餘年,即有文景理民之幹,亦有光武中興之為。”
侍中張紹道:“今日追諡先輩,我朝必將得到先輩神靈之庇護,興漢大業,必會成功。”
“興漢大業,必會成功!興漢大業,必會成功!”百官高呼道。
當眾人熱情高漲之時,唯有姜維站在一旁,他顯得非常冷靜,心中毫無波瀾。
姜維這特殊神情,自然被劉禪察覺,他感到奇怪,於是招呼百官安靜,看著姜維道:“姜愛卿,卿是不是有什麼話想說。”
見皇帝點名,姜維走到中央,道:“陛下,今日之事,確實感動。但臣認為,還有一位將軍也可以給予追諡,他雖然不是前朝去世,但同樣擁有光輝燦爛的事蹟。”
劉禪驚訝,道:“請卿說明,是哪位將軍?”
姜維道:“趙雲,趙子龍老將軍。”
劉禪點頭道:“對對對,還有趙老將軍,吾怎麼差點把他給忘了,卿繼續說。”
姜維道:“當時曹賊南犯,與先帝在當陽長坂相遇,趙雲表現出的勇敢與義氣,連最堅硬的金石都可以穿透。他用自己的身軀保護當時年幼的陛下,使得陛下獲得平安。後來孫夫人回吳,打算將陛下一併帶走或為質子,又是他和張飛將軍一起於江上攔截,奪回陛下。他用忠誠得到先帝的欣賞,先帝特命他掌管內事。他用禮儀厚待同僚下屬,因此軍隊都願意為他效命赴死。他跟隨先帝征戰中原、荊州、蜀地、漢中,隨丞相北伐兵出斜谷。軍事上的表現得到過先帝、丞相的數次稱讚。他雖然已經過世,但意識長存,猶如不朽。如今應當給予感恩,這樣才能激發更多的人有這般捨生忘死的氣節。他為國效命三十年,經營天下,遵守法度,功勳卓著,理應給予追諡。”
姜維這話一出,朝堂之上又是一陣議論。
劉禪讓眾人安靜,對董厥道:“董愛卿,聽過大將軍之言,卿有什麼看法?”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董厥道:“從職位上來看,趙雲在前朝官職低於關張馬黃,直到陛下即位,才升為中護軍、後為徵南將軍。雖職位有高低之分,但對漢室的忠節仁義,奉獻於兩朝天子,足以感動天地。追諡趙雲,合情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