鐔承道:“這裡是宮廷倉庫,確實沒有多餘的糧食、錢物支援前線。”
向充道:“就算是用於宮廷,陛下說過,若前線困難或非常時期,可以用少府的錢糧。”
鐔承道:“那好啊,還請向尚書拿出陛下旨令,若是沒有,在下無法提供任何幫助。”
向充道:“什麼?這不是你真心,一定是諸葛都護讓你這麼做的吧。”
鐔承搖頭道:“無可奉告!”
向充道:“內鬥是魔鬼,國家早晚必敗壞在你這些人手裡!”向充道後揮袖而去。
諸葛瞻返回尚書檯,他未直接找眾僚商議,而是先坐下,沉著良久,即揮筆寫下,表罷姜維:‘自漢相盡瘁,蔣費後已,姜維執軍,已歷十年。臣錄尚書,日夜忙碌,政務難施,痛心瀝血。維累年出師,好戰無功,國家疲弊,百姓憔悴。
今年北伐,耗費兵馬錢糧無數,寸功未力之際,再求揮霍國力,目的只為貪圖兵權,以公謀私。今賊眾而國弱,伐罪之事,任重道遠。不在一時,自尋惡果。及時匡矯,免遭禍敗。唯諾放縱,危急大業。
臣表請陛下,奪維兵權,削涼州刺史,改益州刺史,召回成都,以右將軍閻宇取而代之。願陛下察納忠諫,臣萬般感激。’
寫畢,諸葛瞻招呼尚書檯眾臣閱之,並要求明日上朝,聯名錶奏。
於是輔國大將軍董厥,尚書令樊建,尚書僕射張紹,大尚書衛繼,尚書張遵、文立、程瓊、劉武、尚書郎黃崇、費恭、李虎,尚書左選郎鄧良等人先後閱讀此表。而向充此時返回尚書檯,最後閱表。
閱後,董厥與樊建面面相覷,未先發表意見。
見況,還是張紹率先道:“都護,早該如此了,我看可行。”
張遵道:“事已至此,仁義盡致,罷免姜維,就在如今。”
黃崇道:“這表字意準確,將這些年諸公之憂,諸公之想,給予表達,陛下看過,必會有所行動。”
費恭道:“聯名上表,我費恭一定支援。”
鄧良道:“蜀中同僚,還有疑慮否?”
見諸葛瞻態度嚴厲,事已至此,再有疑慮,無法交代,於是蜀人衛繼、文立、程瓊皆表示支援。
董厥、樊建等人皆參與‘站隊’。
唯獨向充一人,遠離眾意,只得離去。
黃崇又建議邀請蜀中元老,如譙周、張翼等人加入提議、聯名,得到諸葛瞻認可,於是派人請來。
忙碌半日,諸葛瞻說服眾蜀中元老加入其中,達成目的。
聯名錶文修正為:‘自漢相盡瘁,蔣費後已,姜維執軍,已歷十年。臣錄尚書,日夜忙碌,政務難施,痛心瀝血。維累年出師,好戰無功,國家疲弊,百姓憔悴。
今年北伐,耗費兵馬錢糧無數,寸功未力之際,再求揮霍國力,目的只為貪圖兵權,以公謀私。
今賊眾而國弱,伐罪之事,任重道遠。不在一時,自尋惡果。及時匡矯,免遭禍敗。唯諾放縱,危急大業。
輒與輔國大將軍錄尚書事南鄉侯臣董厥、尚書令錄尚書事臣樊建、左車騎將軍領冀州刺史都亭侯臣張翼、右車騎將軍領幷州刺史中鄉侯臣廖化、鎮軍大將軍領兗州刺史關內侯臣宗預,尚書僕射西鄉侯臣張紹、尚書臣衛繼、尚書臣張遵、尚書臣文立、尚書臣程瓊、尚書臣劉武、尚書郎臣黃崇、尚書郎臣費恭、尚書郎臣李虎,尚書左選郎陽武亭侯臣鄧良、太常臣張峻、益州別駕臣汝超、少府臣鐔承、光祿大夫臣譙周等議,輒解維任,削涼州刺史,改益州刺史,召回成都,以右將軍閻宇取而代之。願陛下察納忠諫,臣萬般感激。’
當姜維在前線取得軍事進展,又包圍洮陽鄧忠、對峙侯和鄧艾之際,在成都的諸葛瞻聯合群臣,上表彈劾姜維,欲一舉將其拿下。那麼諸葛瞻等人能否成功,在前線的姜維又將何去何從,之後又將發生哪些事,請看下一章:諸葛瞻彈劾姜維。
喜歡存亡之秋請大家收藏:()存亡之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