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漢景耀五年公元262年)九月,季漢大將軍姜維在侯和、洮陽一線對峙魏將鄧艾,鄧忠,因兵力與糧草不足,請求國內支援。季漢行都護衛將軍錄尚書事諸葛瞻抓住時機,發動群臣,上表皇帝,要求罷免姜維兵權。
得知諸葛瞻等人行為後,尚書向充急忙聯絡御史中丞向條、步兵校尉習隆,商議對策。
向條,字文豹,荊州襄陽宜城人。景耀年間擔任御史中丞,與向充是從兄弟關係。
於是今夜,三人坐於一堂。
習隆道:“以閻宇代替大將軍之職,一定是宦官黃皓的主意。看來黃皓是要報復大將軍,所以請都護出面聯絡百官。”
向條道:“明日都護便將上表陛下,罷免大將軍。大將軍若不防備,或將遭遇不測。”
向充道:“事態緊急,需馬上給大將軍寫信。”
於是向充寫信,寫好後交於向條、習隆過目,二人認為可行,於是向充命人火速送往前線。
信使走後,向充道:“關於明日之事,陛下會如何看待?”
向條道:“凶多吉少。到時宦官黃皓也會勸說陛下,而大將軍在朝中勢單力薄,根本不是對手。”
習隆道:“那就只能憑聖上裁決了。”
向充道:“內訌到頭,一片瘡痍,沒有勝者,盡是輸家。”話說到這裡,三人皆感嘆不已,對於明日將要發生的事,感到悲觀。
第二日,上朝。
今日宮廷之氣氛格外特別,比昨日似乎嚴峻了不止十倍。
皇帝劉禪剛詢問是否軍事援助前線一事,諸葛瞻即上表,黃皓親手交於劉禪。
劉禪拿到表文,品了許久,忽然間笑了,抬頭將表文還給黃皓,對著下面道:“說說是怎麼回事,這算是彈劾嗎?”
諸葛瞻當仁不讓,出列道:“陛下,這是臣與同僚商議之後所決定的,還望陛下察納。”
劉禪道:“察納?汝可知自己在做什麼嗎?”
諸葛瞻道:“臣自然知道,臣認為臣這麼做不辜負於百姓,不辜負於國家,更不辜負於陛下。”
劉禪嚴厲道:“有趣,汝是不是覺得現在自己羽翼豐滿了,可以為所欲為了。汝讓吾現在廢了大將軍,是不是自己想當大將軍啊?”
見皇帝如此反應,這讓諸葛瞻怎麼也沒想到,於是跪下道:“臣不敢,臣推薦由右將軍閻宇接替姜維的職務。”
劉禪道:“閻宇?他還在白帝城呢!他十幾年不在中央任職,汝把他突然叫來接替姜維,汝有何居心?誰不知現在諸葛思遠控制了尚書檯,整個國家還有誰有汝的權力大,發動百官,逼宮主上,汝這是什麼行為,這又是誰給汝的主意!”
見皇帝發火,諸葛瞻遭到批評,黃皓趕緊道:“陛下,勿要生氣,都護可能是太心急,並沒有其他用意。”
劉禪看了一眼黃皓,道:“卿就別參合了,這事沒有卿想得那麼簡單。”劉禪道後又看著諸葛瞻,道:“吾告訴汝,國家所有官吏任免都是吾來決定,還輪不到汝。”劉禪又站起來,看著百官,道:“大將軍是國家棟梁,多少年來勵志北伐,在前線立了多少功勳,難道諸位都可以視而不見?大將軍已經是六十多歲的人了,難道諸位還不放過,還要跟著諸葛思遠這個後輩胡鬧。若還有人支援罷免大將軍,吾就先罷免誰的官,把他流放汶山,耕養自給去!”話說到這裡,劉禪拂袖而去。
見皇帝如此表態,百官皆震驚不已,有些人搖頭,有些人唉聲嘆氣,有些人小聲私語,而諸葛瞻則跪在那裡,精神頹喪,好像已經崩潰。
見皇帝離開,黃皓走到諸葛瞻身前,道:“諸葛都護,都護啊,起來吧,陛下已經走遠了。”而諸葛瞻並未理睬他,黃皓即走了。
太子劉璿走了過來,道:“都護,思遠,妹夫,你也太急了,真得太急了,這事怎麼也應該先向我說一聲呢,哎!”劉璿道後,也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