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司馬昭聽信鍾會之言,判處嵇康和呂安死刑。
洛陽東市刑場,嵇康行刑之日,三千名太學生與各方豪傑都來現場為他送行。
鍾會代表朝廷,前來送嵇康上路。
鍾會滿上一碗酒,遞到嵇康身前,嵇康拒絕接受,鍾會見況,道:“嵇中散,這是最後之酒,飲了吧。”
嵇康看了一眼鍾會,不屑道:“哼,你父親是魏國功勳,你卻是司馬家的一隻狗。”
鍾會聽後沒有生氣,只是輕輕一笑,道:“世人皆知嵇中散乃高雅之士,為何今日會有如此粗俗之言。”
嵇康道:“你能明白什麼是高雅,什麼是粗俗,那便是我與你之間最大之不同。”
見嵇康這般不識抬舉,鍾會臉色直下,道:“既然如此,那這酒就別飲了。”鍾會放下碗來,接著道:“行刑前,你還有什麼要說的?”
嵇康對身前十歲的兒子嵇紹說:“有巨源山濤字)在,你就不會孤獨無靠了。”之後,嵇康又叫來自己的兄長嵇喜。
嵇喜,字公穆,與嵇康相比,嵇喜就顯得世俗一些,但也是為了濟世才為官。
嵇康向兄長嵇喜要來平時愛用的琴,他決定在刑場上撫上一曲《廣陵散》。
嵇康把琴擺好,神氣不變,自若彈之,一曲廣陵,絕響於京師洛陽。
為他送行的三千名太學生、各方豪傑和大小官吏此時皆沉默。
監斬官鍾會,外表鎮定之下,或許內心也亂作一團,然而事到如今,已無法改變。
以音樂來送別這位天下名流,或許是最好的成全。
曲畢,嵇康雙手搭於兩膝,仰頭閉目片刻,不由嘆息道:“從前袁孝尼袁準)曾跟我學習《廣陵散》,我每每吝惜而固守不教授他,《廣陵散》如今要失傳了。”
據傳《廣陵散》並非嵇康獨作,而是嵇康遊玩洛西時,為一古人所贈。而嵇康將《廣陵散》發揚光大,成為中國音樂史上十大古琴曲之一。
嘆息之後,嵇康從容起身,走上刑臺,等待最後的處決。
不遠處的鐘會,操作著嵇康最後的生命,這時間或比預期晚了點,或比預期快了點。
只見鍾會右手微微顫舉,釋出命令,嵇康隨之被斬。
現場數千人發出陣陣悲吟,這場面之悽愴之震撼,無法言語。
鍾會,他依舊保持鎮定,但心中是否也哭泣,或許只有他自己知道。
於是鍾會幫助司馬昭先是軍事上幹掉諸葛誕,又在政治上除去嵇康。這樣使司馬昭的權威越發鞏固,而鍾會的名聲也更為響徹。
鍾會的一系列表現使司馬昭深為寵信,想必二人將在不久的未來,謀劃出更大更驚天動地的事業。那麼之後又將發生哪些事,請看下一章:僵局難解季漢朝。
喜歡存亡之秋請大家收藏:()存亡之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