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存亡之秋> 第七章 蜀三叛俊傑再起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章 蜀三叛俊傑再起 (2 / 5)

李高道:“一幫烏合,我當親率三千精兵,出城迎戰。”

於是李高、閭術一同率軍出城,於城外列陣迎戰王富起義軍。

一場交戰,毫無懸念,王富軍寡不敵眾,敗下陣來。

李高、閭術乘勝追擊,殺到臨邛,“諸葛都護”王富來不及逃跑,被活捉。

王富本人被押往成都,因是第二次入獄,又領導叛亂,因此益州刺史董榮不再猶豫,立即下令問斬。

王富起義結束。

如此看來,王富實在不堪一擊,這般實力便想復興前朝,如同一夢。

再說第二,泰始七年271年)呂臣一稱呂匡)起義。

說到呂臣,就要再提一下滅蜀之戰。

當時鄧艾偷渡陰平,攻佔成都,蜀漢就此滅亡。因蜀漢是速亡,上百城池都由皇帝降旨要求投降,包括北到漢中,南到南中,東到巴東,西到汶山等地區。

西部的汶山郡,守將為王嗣父子。

隨著歷史的程序,王嗣父子先後去世,當地漢軍奉旨投降後,即改為魏、晉軍。晉廷派來新的督將,坐鎮汶山。

然而這位汶山新督在當地不得人心,當地守將呂臣,對這位新督意見很大,無法共處,便殺了他,佔據汶山而自立。

汶山郡的反叛令西晉朝廷非常不滿,益州刺史董榮受到責備,又被調離,由皇甫晏接任其職。

於是皇甫晏成為季漢滅亡後,繼師纂、袁邵、董榮之後的第四任益州刺史。

便到第三,泰始八年272年)張弘起義。

皇甫晏新官上任第一把火,燒向汶山,他立即組織軍隊,又親自領兵前往汶山,決定一舉剿滅叛將呂臣。

汶山地區的軍事力量除了呂臣,還有白馬胡,白馬胡屬於羌胡中的一支,在當地很有實力,對晉朝在西部邊區的統治造成很大影響。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所以皇甫晏此去汶山,除了平定呂臣,還想順便收拾白馬胡。

皇甫晏的下屬典學從事蜀郡人何旅得知他的意圖後就勸他,說胡人在邊界作亂,甚至自相殘殺,都是很常見的事,並不是什麼大患,如果官軍去征伐他們,夏天大水到來,不適應環境必然會產生疫病,所以不如等到秋冬時節,再去平定。

皇甫晏聽後,沒有接受他的相勸。

一日,胡康木子一稱胡人康水子)燒香後告訴皇甫晏,如果出兵必然失敗。

皇甫晏認為這是在打擊士氣,胡康木子被斬殺。

皇甫晏堅持西行,過了郫縣,到達觀阪,就地建觀阪大營。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