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存亡之秋> 第七章 蜀三叛俊傑再起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章 蜀三叛俊傑再起 (4 / 5)

在蜀漢滅亡之後,有三萬家離開蜀地而內遷,大批舊蜀臣被安置在關中、河東地區。

而這批人裡得到重用者,有樊建、董厥、郤正、文立等。

司馬炎建立西晉後,欲招攬更多蜀中俊傑,便讓文立與時任益州刺史董榮負責選舉,並命他們赴洛陽,於是選舉出首批人才包括以下六人。

王崇,字幼遠,廣漢郪人,在前朝時官至東觀郎。他學識淵博,性格高雅廣弘,被稱為貞士。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壽良,字文淑,蜀郡成都人,在前朝時官至黃門侍郎。他修養身心,高潔清白,操守方正,樸素簡約。

李密,字令伯,犍為武陽人,在前朝時官至大將軍主簿、太子洗馬。他博覽五經,以文學見長,名揚鄉里。

陳壽,字承祚,巴西安漢人,在前朝時官至黃門侍郎。他自幼刻苦好學,聰明機敏,所寫文章以富麗著稱。

李驤,字叔龍,梓潼涪人,在前朝時官至黃門侍郎。他才智過人,為人超脫有器量,知名於當世。

杜烈,字仲武,蜀郡成都人,出自名門杜氏。他志操堅定,操守方正,辦事能幹,思維敏捷。

這六人,一同被認為是梁、益二州的代表性人物。

在離開成都赴洛陽之前,他們得到了益州刺史董榮的接見。

此時州學,益州刺史董榮、從事李通等正接見六人。

董榮道:“天子降旨,恩惠梁益。天下大同,心向河洛。諸位學子,可知新之時代已經降臨。諸位學子作為州府所薦,天子所選之梁益二州標俊,即將離開蜀地,前往京師。從此駿馬奔騰,燕雀高飛,宏偉抱負,便在眼下。定要珍惜這千載難遇之時機也!”

董榮走到六人身前,接著道:“朝代有更迭,芳華需報國,所以諸位定要放下過去,重新開始。朝廷特批路費,足夠諸位一行。”董榮道後揮了揮手,李通向六人分發赴洛陽路費。

六人拿到路費,拜謝董榮,董榮又道:“諸位即將離別,若有所言,儘可說來。”

王崇道:“明公,我年逾四旬,為六人之最長,能得天子召喚,甚感榮幸。朝廷以大德恩服於天下,我等當以餘力報答於陛下。”

壽良道:“明公,天下歸於英主,才子仰慕而追隨,此乃正道也。”

陳壽道:“明公,在下被貶數年,新得推舉,實屬意料之外。願獻所學,報答聖朝。”

李驤道:“明公,在下當竭盡所能,報達皇恩。”

杜烈道:“明公,杜氏能天子賞識,誠惶誠恐,定當一心報國。”

眾人皆語,只有李密沉默不言,這讓董榮很奇怪,走到李密身前,道:“令伯,怎不言邪?”

李密緩緩抬頭,看著他道:“詔書特下,敢不赴命?怎奈家中祖母,無人供養,心中暗傷,不知云何。”

李密一言,令董榮感慨不已,看了眼旁邊李通,李通也不知所錯。董榮回過頭來道:“聽聞令伯以孝著稱,果然百聞不如一見。當你離開之時,我會讓李從事選派家僕,照顧你家祖母。你從容東去,請多安心。”

李密拜道:“多謝明公。”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