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溫曾巧遇一位百歲老人,一問才知道,這位長者曾擔任過季漢時期的小史。桓溫立即想到自己的平蜀之功足以與昔日的季漢丞相諸葛亮相提並論。桓溫問道:“諸葛公有何過人?”
通俗意思為:“諸葛亮在世的時候,有什麼過人之處?”
老人對恆溫道:“亦未有過人處。”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通俗意思為:“他在世時,好像與常人沒什麼不同。”
桓溫便有自矜之色,史良久道:“但自諸葛公以後,更未見有妥當如公者。”
通俗意思為:老人見桓溫有得意的表情,便想起了丞相時期季漢,於是對他道:“但自從諸葛公去世之後,再沒人能比得上他的妥當治國了。”
桓溫聽後,興致頓減,默然無聲。
老人的幾句平常話,非常樸實而中肯地評價了諸葛亮。諸葛亮既不是神,也不是尋常人,他是道德情操的典範,更有治國之才而受到歷代的推崇。
蜀郡江原人常璩入晉,卻受到東晉士族的歧視、輕藐,因此專注於修史,撰寫成《華陽國志》成書時間:348年—354年)。此書記載有大量季漢及出仕西晉人物的記載,具有研究價值。
文中記載了桓溫討伐成漢後,在宮中找到了83年前,姜維在滅國後寫給國主劉禪的密信,言:願陛下忍數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復安,日月幽而復明。欲偽服事鍾會,因殺之以復蜀土。
正式向天下人揭秘了姜維投靠鍾會的真實目的——重新復國。
季漢亡於263年,363年為亡國百年之時,這一年為東晉興寧元年。
隨著季漢時期最後一位百歲老人的去世,標誌著季漢人的故事走向落幕。
英雄會遲暮,興漢永築夢。
第八卷完結。
《存亡之秋》完結。
鳳鳥:感謝讀者朋友2年多的陪伴,我無德無才,只能這般囉嗦。
如果寫的還算湊合,幫忙推薦給好友!
難受!難受!真難受!
努力,努力,再努力!
我們下一部作品再見。
喜歡存亡之秋請大家收藏:()存亡之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