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存亡之秋> 第四章 鄧士載偷渡陰平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章 鄧士載偷渡陰平 (2 / 4)

魏將鍾會盤算時日,對旁邊杜預道:“今日鄧艾將軍將率軍離開陰平橋頭,走七百里山路,去取江由。”

杜預道:“是,便是今日。”

鍾會道:“將軍田章!”

田章出列,道:“末將在!”

鍾會道:“田將軍率一萬人,今日出發,繞道劍閣西,奪取漢德陽亭,成功後即原地堅守,接應鄧艾將軍,接應成功之後,一切軍事由鄧艾將軍節度。”

田章道:“末將領令!”

田章離開後,杜預道:“我軍是否再次進攻劍閣,使姜維無力西顧。”

鍾會想了想,道:“十餘萬大軍,每日消耗糧草甚多,已無力再戰,只能守住成果。當期待鄧艾、田章二位將軍為全軍創造奇蹟。”

杜預道:“是!”

劍閣方面。

姜維站在關樓,看著白水方向,道:“鍾會近日是否有南犯之意?”

廖化道:“我觀鍾會已疲,怕是難以長久,或許在白水停留一月,便會考慮撤兵。”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張翼道:“鍾會真會應無法攻克劍閣而選擇撤兵?”

姜維看著二位將軍,道:“鍾會雖有十幾萬大軍,但戰事進行至此,已無力為繼。鍾會是個明白人,強攻不成,勸降不成,若再固執,必將遭遇大敗。”

李密道:“大將軍,鄧艾已返回陰平橋頭,他將偷渡陰平道,開闢新戰場。”

姜維道:“我已上表,請聖上派一軍到江由,防備鄧艾。若沒延誤,此時援軍已在路上。”

廖化道:“等援軍一到,如猛虎加之羽翼,鍾會、鄧艾二路魏軍皆會被擋於國外,寸步難行。”

張翼道:“我聽說宗預老將軍患病,閻宇又在巴東,不知聖上將派哪位將軍前來。”

李密看著姜維,道:“會不會是諸葛都護。”

姜維認真思索,道:“很有可能。”

廖化、張翼一聽援軍統帥可能是諸葛瞻,皆沉默,不知該說什麼好。

此時援軍。

因為是初次領兵,諸葛瞻顯得格外謹慎,他並沒有要求快速進軍。當軍隊到達綿竹,諸葛瞻便要求停下,讓軍士王富傳話諸將,立即召開會議商討禦敵之策。

此時綿竹城中。

諸葛瞻對眾將道:“我軍到達綿竹,即將趕往涪縣。而鄧艾此時正深陷陰平群山,想要到達江由,談何容易。此時,我想與諸位商討應敵之最好計策。”

黃崇道:“都護,此時不應停留綿竹,應加速進兵,到達江由,搶佔附近險要,使鄧艾不能入平地。當鄧艾軍到達江由外圍,本已疲憊,我軍阻擋在前,後無退路,時間一久,糧草耗盡,必然生亂,到時只需一擊,便能將其擊敗,此用兵之上策也。”

張遵道:“我看可行,我軍在江由阻擋鄧艾,大將軍在劍閣阻擋鍾會,二路並肩作戰,使魏軍無任何可乘之機。”

諸葛尚道:“父親,可派兒為先鋒,率騎兵先到江由,匯合江由守將馬邈,父親再隨大軍而後趕到。”

眾人這麼一說,諸葛瞻確顯得很猶豫,他為何猶豫,或許他認為若是隻是阻擋鄧艾,擊退鄧艾,便只有保蜀之功,而這樣的功勞還有一半甚至大半要歸於姜維。若能徹底殲滅鄧艾,活捉鄧艾,則功勞更大,等班師回京,則對自己更有利。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