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諸葛瞻猶豫的不是能不能進江由,而是能不能全殲來犯之敵。所以這看起來是軍事問題,其實是政治問題。
諸葛瞻深思之後,對眾將道:“前方敵情不明,還是先到涪縣,再作商議。”
黃崇不解道:“這?這是為何,這樣做會喪失戰機也。”
可諸葛瞻執意要將軍隊先開赴涪縣,便聽不進黃崇建議。
於是皇帝劉禪吩咐其速到江由之命令,看來是無法完成了。
漢將諸葛瞻緩慢進軍的同時,魏將鄧艾正全力偷渡。
然而偷渡,談何容易。
因為失修多年,從陰平到江由之間其實已沒有了路,行軍時只能親自鑿山開路,遇水造橋。
又因陰平山高谷深,行軍極為艱難,很多道路因過於狹窄,只能一人接一人依序透過,就像魚群遊動那樣。
糧食有限,無法補給,使許多將士在每日消耗糧食之後,感嘆前途難卜。
見將士多有抱怨,鄧艾親自鼓勵,他告訴眾將士,全軍很快將翻越山谷,到達平地,進入江由,便能獲得補給。
當鄧艾軍到達馬閣山摩天嶺時,前方道路完全斷絕,出現在他們面前的只有懸崖,及崖下深谷,眾將士驚歎而不知所措。
見況,將軍田續走到鄧艾身前,感嘆道:“鄧將軍,道路斷絕,我軍已不可能到達江由。”
鄧艾盯他數秒,又看著深谷,確實兇險無比。
鄧忠道:“父親,我軍不能撤,只能向前,翻過馬閣山,便到江由。”
鄧艾又想了想,道:“我有辦法,山崖雖險,並非不能通行。全軍立即使用毛氈,用氈裹住全身,滾下山去,雖有百丈深,亦不會喪命。”
鄧忠道:“毛氈,好的父親,全軍將士,準備毛氈!準備毛氈!”
一陣功夫後,將士皆裹好,然而崖高谷深,無人敢試。
田續又道:“鄧將軍,裹上毛氈真不會摔死?若是死在這深山之中,盡被野獸吞食,太不值得,還不如東走劍閣,與姜維拼殺。”
鄧艾怒道:“田續將軍,請你認清形勢。如今大軍至此,只能勇敢向前,下去,滾下去!”
鄧艾讓田續先下,田續卻不敢。
見如此,鄧艾於是身先士卒,第一個從懸崖滾下。見父親這般,鄧忠呼籲全軍隨後,並第二個滾下。
見二位主帥帶頭,全軍皆前仆後繼,依次翻滾而下。
此時此景,甚為壯觀,甚為驚歎。
等全軍在谷中重新集結時,鄧艾、鄧忠望著崖下,這一壯舉,傷亡過千。雖傷亡頗大,但全軍成功戰勝天險,這一作為便是值得的,是可歌可泣的。
鄧艾、鄧忠等將士向摔死的將士行禮致敬後,繼續趕路。
另一方面,鍾會派出的田章軍,此時繞道劍閣西,前往漢德陽亭。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因為是秘密行軍,未被姜維察覺。田章西出百里後,到達目的地。
而此時漢德陽亭道上漢軍建有三座營壘,有三校之軍佔據要道。見前方有敵營,田章的部下道:“將軍,此道已被姜維所佔,這該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