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存亡之秋> 第十章 伐蜀戰拉開帷幕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十章 伐蜀戰拉開帷幕 (4 / 5)

辛憲英緩了口氣,叫他起身,道:“兒啊,古時的君子,在家奉孝於雙親,在外守節於國家,無論你處於任何時候,面對任何事,都要慎思,不要讓家人為你感到憂慮。”

羊琇道:“明白了,母親,我聽你的,絕不蠻幹,一定慎思任何事情。”

辛憲英道:“你現在擔任鍾會參軍,若遇見鍾會有違背義理的行為,一定要給與制止,且堅定自己的立場。在軍隊效力,能自保的,只有仁義與寬容,不可變得殘暴,請你務必注意。”

羊琇拜道:“記住了,母親!”

羊祜笑著對辛憲英道:“叔母,你就放心吧,稚舒學識出眾,深明道義,一定不會讓你失望的,我保證。”

見羊祜力挺羊琇,辛憲英便不再多說了。於是羊祜把羊琇拉走,二人交流長安治軍事務。

在洛陽誓師大會的前一日晚,鍾會來到王戎字濬衝)家,與好友告別。

王戎是曹魏涼州刺史王渾的兒子,是“竹林七賢”之一,長於清談,以精闢的品評與識鑑而著稱。王戎初入仕途時,正好吏部郎之職空缺,司馬昭向鍾會詢問吏部郎的人選,鍾會道:“裴楷清明通達,王戎簡要省約,都是吏部郎的人選。”於是王戎被司馬昭啟用,闢為掾屬、吏部郎。

此時,鍾會與王戎坐於一堂。

鍾會道:“濬衝,明日就是誓師日,我就要率軍離開洛陽,去往前線,你有什麼滅蜀的計策呢?”

王戎飲了口茶,慢慢道:“道家有言,‘為而不恃’,非成功難,保之難也。”

鍾會立馬肅然起來,道:“賢弟的意思是,我可以去伐蜀,但不能強求成功,成功並不是最難之事,而最難則為自保。”

王戎道:“鍾將軍,保,有保自身,保成果,保軍隊之意。”

鍾會點了點頭,道:“好吧,賢弟似乎沒有任何伐蜀的計策,或許最大的計策就在於這個‘保’字,那你認為我真會遇到危險嗎?”

王戎起身,緩緩向前走了幾步,道:“國家將十餘萬大軍託付於將軍一人,這即是信任,也潛在危機。歷史上功勳顯著而不得善終者,如白起、韓信、周亞夫。”

鍾會同起身,站於王戎身後,緩緩道:“但這些人,名垂青史。若我能成功,便是國家建立四十年來最大之功業。”

王戎轉身看著鍾會,長嘆息。

見王戎如此,鍾會不知如何接話,笑了笑,即拜謝,與之告別。

同一時刻,司馬昭府。

司馬昭與邵悌坐於一堂。

邵悌道:“明日誓師大會,鍾會將持節出征,如此兵強馬壯,足以威懾一方,可在下依然為此擔心,所以來見明公,希望能派一副將隨之。”

司馬昭笑了,道:“你怎麼還不放心,這事已經討論多次了。”

見邵悌一臉憂慮,司馬昭無奈只好道:“這樣吧,我再給你具體說來。”

邵悌道:“請明公指教。”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