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大唐稱心> 第一百六十九章 略微憋屈的李績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六十九章 略微憋屈的李績 (1 / 4)

今日裡羅逸難得去拜會好兄弟徐震,聽說這小子近日裡也是在跟著自己的父親學習,好在接下來的吐谷渾戰事裡能夠有所發揮。

而羅逸前去以後,果然李績是在用心的教導兒子,見羅逸來了也都還是一本正經的說起自己的用兵之道。

可以說李績心裡是期盼著徐震成才的,畢竟羅逸可知道,到目前為止的貞觀八年,其實李績過得算是有些憋屈的。

不是說生活上憋屈,作為降將大唐對他很不錯,還給他從徐世積賜了一個“李”姓。

但是憋屈是指自己的功績上,畢竟李績前期的大戰役確實是屢次打敗仗的。

李績有本事但是很倒黴就是了。

不過羅逸知道,李績其實是真的有才能的,只不過這個才能要等到後期了。

而羅逸知道李績在貞觀年代最出名的戰役,是歷史上對薛延陀的以少勝多之戰。

薛延陀,北方遊牧民族之一。原來是東突厥的附庸,後來受到東突厥的壓迫,便投奔了西突厥。

公元628年,西突厥又爆發了內亂,其酋長夷男又帶領著7萬多戶,回到了老東家東突厥。

沒想到,東突厥還是死性不改,依然壓迫他們。於是,夷男就單方面宣佈獨立了。東突厥老大頡利可汗很生氣,就派出了大軍去鎮壓,結果卻吃了鱉。

歷史上李二一看夷男這小夥子武力值還不錯,就採取了遠交近攻的策略,派人去冊封夷男為了珍珠毗伽可汗,還賜給他了一把水果刀,鼓勵他為民族解放事業而繼續奮鬥。

抱著了大唐的大腿,夷男頓時底氣十足,當年就建立了薛延陀汗國,在今天的杭愛山附近成立了第一代領導班子,天天帶著人和東突厥的頡利可汗打群架。

公元630年,唐朝滅東突厥之後,把大多數東突厥人遷到了中原,於是草原上就出現了權力真空,薛延陀趁機迅速做大,搶佔了東突厥的大部分地盤,不久之後,便擁兵20萬,進入了全盛時期。

公元641年,李世民見薛延陀越做越大,已經成了北方小霸王,於是,為了牽扯薛延陀,他又讓東突厥復國了。

李世民將頡利可汗的族人李思摩即是阿史那思摩立為了新的可汗。並給李思摩了大量軍事援助:東突厥的舊部3萬多戶約15萬人,突厥兵4萬人,戰馬9萬匹。

哪知道,李思摩是個徹底的慫包,他帶著人跑到邊境之後,說啥也不走了。還給李世民寫了封特別有意思的信,大概意思是說:

老大啊,你讓我當突厥的首領,是真看得起我。但我想告訴你的是,我只想當條狗,一條看守大唐北大門的狗。你可千萬不要不讓我當狗啊。如果薛延陀打過來,我咬不過人家,你可一定得讓我回來啊。

李世民看到信後直接就蒙了,自己當初3萬兵起家,幾年就統一了中原。給了這貨4萬兵,一仗沒打他竟然就要當狗了。

可是,李世民已經立了他做可汗,也沒有辦法再換人,最後只好哭笑不得的給薛延陀下了個命令:東突厥是我大唐的小弟,現在要復國了,你敢碰他試試。

薛延陀老大夷男說:試試就試試。

公元641年11月,夷男便讓他的兒子大度設興兵20萬,殺向了李思摩。

李思摩見狀,大呵一聲、騎上戰馬,連敵人的面都沒有看見,就竄到了長城以南。800里加急上報李世民——打狗隊來了。

李世民收到戰報,立刻兵分五路對薛延陀進行了反攻。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