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橫明> 第489章 大明的教育問題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89章 大明的教育問題 (1 / 3)

“但是,靠你說的這些簡化字,真的能讓不識字的人,迅速認識漢字?”

畢懋康說是來責問,只是因為他看不懂,還以為方書安是在瞎胡鬧。

現在看來,人家是有真才實學!

“那麼,從小教就是,為何要對那些成年人掃盲?”

方書安醞釀了一番,還是沒有將心裡的話說出來。

在他的眼裡,決定經濟發展以及社會進步根本的就是工業化水平。只要工業化水平不斷提高,國家就一定在不斷進步!

只要工業化水平能夠不斷提高,必要的代價都是值得!

畢竟,他穿越而來,是一個堅定地道的工業黨。想要在現有大明的體系下,一手爛牌要建工業體系,不可能等到那些小孩子們長大。

從無到有建立一個完整的工業體系並且不斷的進行產業升級有多麼艱難。

在漸漸開啟工業化的時代,早早發展,成為門類齊全的現代製造業,需要的時間要很久,對於華夏來說,實在是太重要!

只有讓朝野都接受工業化的這種理念,才能讓種花家避免曾經軌跡上的歷史重演!

當然,工業化只是條件的一部分,還有其他因素在內。

好在,畢懋康和徐光啟都不是堅定的程朱理學道統,這些話還能跟他們說……

“畢大人,我給您講述下,我曾經做過的一個夢,夢裡啊,我大明最終被建奴攻破……”

方書安將原本的歷史軌跡,用夢境為藉口,闡述出來……

在他的嘴裡,建州部在多爾袞帶領下南下……

滿、蒙、漢八旗主力和投降的明三順王部隊,總共有十餘萬人。

在山海關又招降吳三桂“關寧鐵騎”,總人數達到二十萬左右。

看上去很多,其實不然。

本質上是玉龍混雜的雜牌軍,主力不過是八旗的幾萬人。

入關的時候,總共也就三百餘牛錄。

人口總共幾十萬的民族,成年男性不過十餘萬,動員處數萬軍隊,已經是極限中的極限。

至於那些蒙古八旗,不過是此前從蒙古草原逃過去或者在歷次作戰當中投降的蒙古人,根本不是當時蒙古草原的主力軍。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