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那些所謂的漢八旗,更加不值一提,主要來源是建奴屢次犯邊擄走的漢人以及佔領土地上的百姓。
算起來,蒙古八旗的戰鬥力稀鬆平常,根本不是明初朵顏三衛的狀態。
至於漢八旗,則更差,更多時候是兩支軍隊跟子啊八旗後面打順風仗。
相比較而言,三順王的部隊都是東江鎮計程車兵,東江鎮計程車兵都是遼民,因為建奴在遼東幾次野蠻屠殺,與其仇深似海,本來屬於最堅定的反抗軍隊。
但是,統治者一系列讓人難以明白的決策,幾乎就官逼民反,讓他們投降。
怎麼看都是一支雜牌軍,數量還沒有當年前秦苻堅南下時候多。
而且,真正有戰鬥力的就是滿八旗那幾萬人。
雖說那些人常年東征西討,驍勇善戰。但是擋不住數量少啊,根本就沒有持久戰的戰爭潛力。
換句話說,都不需要苻堅那樣的大敗,只要稍微有過幾次重大損失,就是土崩外界的局面!
但是啊,就是這樣的一直軍隊,還敢於想大明一個龐然大物發動進攻。
彼時,雖然天災不斷,但是畢竟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算起來也有兩億人口。
多爾袞入關時,北有李自成大順軍,麾下號稱軍隊百萬,南有南明政權,麾下軍隊也超過百萬。
哪怕是個三歲孩子,也能看出來,兩個政權無論是人口、資源還是戰爭潛力都完全碾壓。
但是啊,歷史就是這樣充滿不確定性。
多爾袞入關之後,勢若破竹,先滅大順,再滅南明。
旌旗所指,無論是大順農民軍,還是南明軍隊。
俱是望風而逃!
短短几年時間,竟然就完成統一華夏的大業。
要知道,哪怕是最能做夢的人,都不敢編這樣一個故事!
冷兵器時代,幾十萬人口的部落吞併一個2億人口的大國!
可以說不是能用奇蹟能形容的事情,只能說是神蹟!更不是用蛇吞象就能形容,因為在大明面前,八旗連蛇都不算。
為何會有此種神蹟?
歸根到底,逃不出一條,明末漢人社會缺乏凝聚力!